第三百八十五章 检测(第3页)
>它只是存在,像呼吸一样自然。
>跨过去的前提,不是找到它,
>是不再需要证明它存在。
>当你放下“见证奇迹”的渴望,
>你就已经穿过它了。
苏眠读完,久久伫立。
她没有带走那本书,也没有拍照留存。
离开前,她从口袋里取出那枚早已冷却的心弦仪残片,轻轻放在桌上,然后转身离去。
风雪骤起,洞口很快被掩埋。
世界再度遗忘此处。
但她知道,一切并未结束。
几年后,地球上兴起一种新的习俗。
每逢春分,人们会写下一件自己想要放下的事??一段仇恨、一次悔恨、一个执念??然后将纸条投入火中,不念咒语,不求解脱,只是看着它化为灰烬,随风而去。孩子们称之为“送信给风”,老人们则低声说:“那是寄给守门人的问候。”
某日清晨,东京一所小学的教室里,老师布置作业:“请写下你最难忘的一件事。”
大多数孩子写了生日、旅行、获奖经历。
只有一个男孩写道:
>我记得妈妈去世那天很冷。
>我哭了很久,爸爸抱着我说“别怕黑”。
>后来我接入共感网络,医生说我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删除相关记忆。
>我同意了。
>可奇怪的是,昨晚我又梦见那个夜晚。
>黑暗中,妈妈坐在床边,轻轻拍着我的背。
>她没说话,但我听见她说:
>“谢谢你忘了我,让我也能休息。”
>今天早上醒来,枕头是湿的。
>我不知道这是记忆,还是梦。
>但我不再想查清楚了。
>有些忘记,原来也是一种重逢。
全班寂静。
老师收起作业本,眼眶微红。
当天下午,一封匿名邮件发送至全球教育联盟服务器,附件是一段音频,来源不明,频率特殊,必须通过原始模拟设备播放才能听清。内容是盲童当年哼唱的那首曲子,但在结尾处,多了一句轻语,似是回应男孩的作文:
>“不怕黑的孩子,终会看见光。”
音频持续三分钟后自动销毁,服务器日志亦被清空。
与此同时,在启明洲图书馆地下室,管理员再次发现那本空白笔记本摊开放置,炭笔湿润。他急忙走近,只见首页新添一行字,笔迹苍老却坚定:
>第三问从未被回答,
>因为它本不该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