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信心(第3页)
送走轻工业部的同志后,霍生对陈耀豪说:“你今天的表现很好,既展现了诚意,又把握了分寸。李局长最后那句话,是个重要信號。“
“这都是霍生您指点得好。“陈耀豪谦逊地说,“不过,我感觉到內地正在酝酿重大变革。今天李局长特意提到深圳,恐怕不是偶然。“
霍生頜首:“你的感觉很准。所以现在布局,正是时候。记住,在內地做生意,既要看得准,更要走得稳。“
当晚,陈耀豪在房间里口述了一份备忘录:
“一、立即启动红牛配方本土化研发,重点开发適合內地口味的產品;
二、著手调研广东地区的饮料生產企业,重点关注深圳的特区政策;
三、筹备香港技术交流会,重点邀请轻工业系统和广东方面的代表;
四、考虑在深圳设立办事处,跟进特区建设进展。“
放下笔,他站在窗前,望看长安街上的点点灯火。这一次北上之行,收穫远超预期。
从教育到轻工,他正在一步步打开內地市场的大门。而在香港,一个更加庞大的商业版图,正在他的谋划中徐徐展开。
京城饭店,深夜。
陈耀豪刚刚结束与轻工业部官员的晚宴回到房间,就接到了张志强的紧急电话。
“陈生,情况不妙。”张志强的声音透著焦虑,匯报他遇到的问题。
陈耀豪走到窗前,望著长安街稀疏的车流,语气平静地说道:“是有人使坏。”
“我也这么认为。而且还有个坏消息,九龙仓的股价这两天异常波动,据说怡和已经开始反击。廉辉说,滙丰突然对长江公司施压,李家成现在应该也很头疼。”
陈耀豪沉默片刻,嘴角却泛起一丝冷笑:“好一个李家成,在我北上期间搞这些小动作。他这是想让我首尾不能相顾啊。”
他沉思片刻,果断下达指令:“志强,你做好三件事:第一,立即聘请香港最好的环保顾问公司,重新做一份详尽的环境评估报告,要做得比政府標准还要严格;第二,主动联繫劳工处,邀请他们来工地检查,把所有待遇標准都透明化;第三,联繫与我们关係好的媒体,做一系列正面报导,重点突出我们为改善民生做的贡献。”
“明白。那九龙仓那边。。。。”
“让廉辉继续盯著,但不要轻举妄动。“陈耀豪看了看手錶,“我明天就回香江。记住,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化解危机。李家成想让我们自乱阵脚,我们偏要稳扎稳打。“
“可是陈生,如果李家成和怡和正式开战,我们要站在哪一边?“
陈耀豪轻笑一声:“为什么要选边站?记住,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要做的是抓住机会,而不是选边站队。“
掛断电话后,陈耀豪在房间里步沉思。李家成的这一系列动作,既是对他抢走天水围项自的报復,也是想在他北上期间搅乱局势。但李家成恐怕不会想到,陈耀豪在bj的布局,已经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局面。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荣耀科技张年华的號码:“年华,立即启动b计划。我要在一个月內看到《太空入侵者》的试玩版,另外,隨身听的研发进度要加快。“
窗外,东方既白。新的一天即將开始,陈耀豪知道,回到香港后,他將面临一场多线作战的硬仗。但此刻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从容。
因为他的棋盘,已经不再局限於香港这一隅之地。北上的经歷让他明白,真正的商界梟雄,要懂得在更大的格局中落子布局。而现在,他正在同时下著三盘棋:香港的地產爭霸、科技產业的未来布局,以及內地市场的开拓。
这三盘棋相互关联,彼此呼应。香港是他的根基,科技是他的未来,內地则是他实现宏图的关键。李家成或许能在香港给他製造一些麻烦,但已经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晨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陈耀豪整理好西装,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在他的计划表上,今天还要会见计委的同志,明天就要返回香港。
时间紧迫,但他相信,自己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香港的商战,还是內地的开拓,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机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书写属於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