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岐原(第1页)
蒋培风率军日夜兼程。
“蒋大人,这沿途条件简陋,路途劳顿,不得不让您委屈多日。今日上元佳节,您好歹歇上一歇,别再熬了。”说话之人名唤李乘风,正是那日被众人推举挑战蒋培风,结果被挑落马下的校尉。
那之后,李乘风对蒋培风心其人可谓心服口服。
蒋培风也欣赏其果敢勇武,加之李乘风在军中颇有人缘,非常利于蒋培风迅速获得诸多下级军士的信任和忠诚,李乘风便被破格提拔,成为了蒋培风的副官。
蒋培风此时正一边啃着一块干饼,一边在看着地图。
为了保证行军速度,能够及时赶到岐原城,这几日整军几乎都未埋锅做饭,众将的饭食都是这随身带取的干饼,就着水便能凑合一顿。
冬日气候越发干燥严寒,将这饼子冻得是又干又硬,按军士们开玩笑的说法便是“咬一口这饼,直能把人噎得脖子抻出二里地”。
那日蒋培风虽然证明了自己会武且实力不俗,令将士们暂放不安,昂扬开拔。但这一路上,还是难免有人揣测自小金尊玉贵,又从未踏足军营的世家公子能不能受住这般风餐露宿的摧折。
蒋培风自然不会搞特殊。
他和诸位兵士吃一样的干饼,喝一样的冰水,住一样的军帐。
实话说,他自小在金玉堆中长大,哪怕父亲在教导培养他时一直都较为严苛,要求他文武都定要成为翘楚,但也从未让他受过这般苦楚。
如今他能毫无身段和诸位兵士一起同甘共苦,没有抱怨挑剔过一句,众人莫不动容。
蒋培风听到李乘风唤他,终于将眼睛从地图上移开。
帐中烛火的光线微弱且昏黄,但也足以够让李乘风看清楚蒋培风的脸色。
连续的熬夜已经让这位传闻中皎皎如月的世家公子神色带上疲惫,眼睛中泛起红色的血丝,但那黑色的眸子却又晶亮至极,总是射出灼灼目光,如焰如电。
蒋培风对着他的这位副官笑了笑:“近日昼夜行军,大家都累了,今夜大家好好休息便是,我无甚关系。”
他放了一块石子于地图某处,又道:“不看看我也不放心,朝中收到岐原城的消息已是几日之前了,战局瞬息万变,还是多筹谋为好,也不知言大人和岐原城如今如何了?”
“大人……如果我们没守住岐原,让北羌蛮子过了岐水,会如何?”李乘风问。
“那便……没有大晋了。”
所幸,岐原城还在。
蒋培风率军赶到时,言瑞正带人煎熬着一轮北羌的猛攻。
“言大人,援军来了!”有兵士看到了“晋”字军旗在远方飘扬,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不禁朝着言瑞欢呼。
“哪儿呢?”言瑞扑到那兵士身边,顺着他所指方向看了又看。
看清后,言瑞随即大喊出声,连日的疲乏令他声音都劈了叉:“将士们,援军来了!大家撑住!一定要保援军顺利入城,他们来了,我们就能有人,有粮食和伤药!”
他一面挥剑砍向登城云梯上凶神恶煞的北羌兵士,一面下令:“传信官在哪里?给援军传信,让他们不要在正门纠缠,南城门相对偏僻,敌军布防少,让他们从此门入城!”
“妈的这群蛮子!蝗虫一样一浪接着一浪!龚三,你带人去南门接应援军!”言瑞骂完,又喊了一句命令。
岐原太守言瑞当年可是名满京城的言探花,琼林宴那日打马游街,春风得意,一日看尽京城繁花的翩然风度至今还会被人津津乐道。
如今他灰头土脸,发髻散乱,铁甲黯淡无光,血污布满周身,早已没了当年的渊雅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