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3暴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个温柔的声音突然通过扩音系统响起,瞬间平息了会议厅的窃窃私语。

严序之抬头,目光精准地与陆询舟对上。

她眸色微动,提问前反复按了按手中的圆珠笔。

“你的构想极具启发性。”

她一如既往先给予肯定,但接下来却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实现虫洞存在的稳定性。可依据霍金辐射理论,微观虫洞自发蒸发的速率是十分惊人的。量子芝诺效应,理论上可通过持续观测‘冻结’量子态的演化,但——”

她微微前倾,凤眸透过镜片锁定陆询舟,那目光里没有质疑,只有纯粹到极致的探究欲。

“如何将这种观测效应,在物理上具象为一种能作用于普朗克尺度的、持续且足够‘强力’的‘铆钉’,确保这个理论上转瞬即逝的时空结构不被其自身的量子涨落瞬间吞噬?”

她顿了顿,笔尖在面前摊开的笔记本空白处轻轻一点,留下一个微不可察的墨点。

“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工程上的可行性,这其间的鸿沟,陆工计划如何跨越?”

整个会场仿佛屏住了呼吸。

排山倒海的压力瞬间涌来。

陆询舟平静地扶了扶眼镜,莞尔一笑:

“严副总工的问题直指核心。”

她的声音平稳如故。

“我并非理论物理出身,但近两年也研究了大量相关领域的资料和书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霍金辐射导致的蒸发,本质是时空结构在量子涨落下的剧烈失稳。量子芝诺效应,正是我们对抗这种失稳的‘铆钉’。”

“关键在于‘观测’的定义与实施。我们并非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光子探测。”

她按动手上的翻页笔,ppt翻了几页,大屏幕上出现了高能粒子流与复杂电磁场相互作用的模拟图景。

“在预设中,‘观测’将由聚变堆心产生的超高密度能量流本身来执行。这股定向、可控、且能量层级逼近我们技术极限的γ光子流,在激发虚粒子对的同时,其自身携带的强大量子信息场,将持续不断地与新生虫洞的时空度规发生耦合。”

她顿了顿,目光迎向严序之审视的眼神:“这种持续的、高强度的耦合作用,等效于一种极端条件下的‘主动测量’。它将强行‘锁定’虫洞边界附近的时空量子态,使其演化被极大抑制——这便是量子芝诺效应在宏观工程上的物理实现。它并非被动观察,而是利用能量流本身作为‘探针’和‘锚’,主动介入并稳定目标时空结构。”

她引用了几个前沿量子引力理论模型作为佐证,术语精准,逻辑链条清晰。

严序之安静地听着,手中的圆珠笔不知何时已轻轻搁在了笔记本上。

当陆询舟引述完最新的拓扑场论对微观虫洞稳定性的支持时,严序之点了点头。

不像赞同,更像是确认接收了这份想法。

她没再提出新的问题。

整个会场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此刻正仔细擦拭眼镜的陈总工身上。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

陈有识重新戴上眼镜,起身对这场报告做出总节,老先生的声音昭示着这场争论的尘埃落定。

“构想很大胆,问题也很尖锐。”

他微微颔首,目光最终定格在陆询舟身上。

“询舟同志的理论推演和前期工作做得很好,严副总工提出的关键风险点,也正是后续工程验证阶段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他双手按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做出了决定:“这个‘核诱导量子纠缠时空网络’的构想,作为‘天穹计划’理论预研的分支项目,立项!”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陆询舟,由你牵头组建专项组,严副总工负责整体工程风险评估与节点把关。我要看到详细的验证路线图和时间表。”

“是,陈总。”

陆询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郑重回应。

掌声终于爆发出来,热烈而持久,在大会议厅内回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