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第1页)
林黛玉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弟弟去了书院后,她每日晨昏定省去给老太太请安,与姐妹们相伴,偶尔能见到贾宝玉。不过他似乎因为甄宝玉的到来,有了新的小伙伴,日日泡在外头,并不再执着于跟姐妹们厮混。
她虽未在外行走,可听林瑢玉偶尔提起,都会觉得心之所向,自然也能理解贾宝玉。当然,心里也为他高兴,毕竟男儿志在四方,不应该困在这小小的内宅里。
老太太几次夸赞甄宝玉,觉得他带着贾宝玉向好学好,比之从前家里族学的那些喜欢在三教九流里厮混的人要好很多。毕竟贾家乃是功勋后代,在时势平稳后,族人们大抵都养成了骄奢淫逸的坏习惯,每每总爱流连花柳之地,沉迷于靡靡之音,毫无上进心。
当初贾家合力培养贾珠,他也不负众望,及冠之年就中举,是贾家最有希望科考入仕的孩子。甚至,当时的国公爷亲自上门为他求娶了李祭酒的女儿,只因为李家世代都是读书人,正经的书香传家之人,也是贾府急需要的。
弃武从文,是国公爷下的一步妙棋。
只可惜,贾珠大抵是没有那个命,最终还是英年早逝,带着整个贾府的希望去了。虽未明说,可老太太和王夫人隐隐觉得是因为给贾珠的压力太大,对贾宝玉便是放任更多,哪怕觉得他来历不凡,却也不会给他施加压力。
至于贾琏,跟他爹贾赦几乎一模一样,日后继承偌大的贾府,能顶事儿就行。如今家里的事儿大多也是他在管着,而内宅之事也都是王熙凤张罗,也算是锻炼机会。
八月十五马上就到了,贾府如今住着这么些亲戚,中秋家宴便设在了花园边的碧辉堂内。老太太说起这事儿也挺高兴的,她最喜欢就是看到大家欢聚一堂,老人家喜聚不喜散,也乐见孙辈们欢欢喜喜聚在一起,自己掏了钱让厨房给大家加菜。
除了家里住着的,还让人去史家接了史湘云来,几个姑娘就能凑一桌。月色如辉撒在亭台楼阁上,灯火通明,桂香随夜风阵阵浮动在大家周围,混合着酒菜香气,熏得人昏昏的,脑袋里分泌过量的多巴胺,情绪都挺上头的。
老太太就坐在正中的榻上,王夫人和邢夫人,以及薛姨妈甄夫人等人等围坐两旁。另一桌上是一众小辈,男女隔着屏风分开,而前厅则是贾赦等人。
宴席刚刚开始,小戏台开场,桌上的众人喝第一杯酒,一派和乐的样子。老太太看着这齐聚一堂的热闹景象,心情好极了,连连催菜,甚至还会安排鸳鸯给这个递过去一碟子桃酥,那个递过去几块鲍鱼片,生怕大家不尽兴。
大家纷纷借机给她敬酒,老太太的兴致极高,见下首的两桌孩子们隔着围屏,讲话都听不清,索性就发话让撤了去。“如此美景佳肴,中秋家宴,便也不讲究虚礼了,左右都是亲戚,往上数三代都有亲。大家尽兴,同赏这皎洁明月。”
她的话音刚落,就有贾宝玉欢呼,“祖母最疼我们了,也最懂我们的心思,合该一起敬老太太一杯才是!”他高举酒杯,一饮而尽,愣是将这甜滋滋的米酒,喝出了高度白酒的豪迈气势来。众人说笑凑趣,宴席上的欢声笑语绵绵不绝。
很快,小戏台上独唱的老旦下去,只见一行小戏子袅袅婷婷地走上来。而打头的那个女孩儿不过十二三岁年纪,衫裙飘逸,身段轻柔,抬眼望去,眉眼精致,竟有七八分像黛玉。
史湘云第一个发现,惊呼了一声,指了指台上的小戏子,其他人也跟着她的手指向台上望去,视线落在那小戏子的脸上,满座顿时一静。众人的目光在那小戏子和黛玉脸上来回流转,神色各异,半晌都没人开口说话。
很快,上首的大人们也发现了这事儿,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观察到这儿的王夫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放下茶杯后淡淡说道:“这孩子倒有几分灵气,就是瞧着怪眼熟的。”
薛姨妈刚想接茬说些什么,一直在观察她的薛宝钗忙笑着打岔,截住了自家母亲的话,“月色好,看人都带了几分仙气儿,可不是眼熟嘛~”她可不想得罪林家人,哥哥打听到林瑢玉跟忠顺亲王府很熟,她还想借借关系呢。
可她拦了这儿,挡不住那儿,史湘云是个心直口快的,直接指着那戏子问贾宝玉,“爱哥哥,你快瞧,这孩子活脱脱就是林姐姐的模样!世上竟有这样巧的事!”
台上的戏子们似乎察觉到,但是都装作若无其事继续唱着,试图用她们的声音压过这一句有一句的让她们胆战心惊的话。
林黛玉还没怎么的,林瑢玉直接就变了脸色,清俊的面容沉沉的,一看就知道他生气了。坐在他旁边的甄宝玉很快就察觉到了他的神色变化,刚想开口,却被上桌的老太太给打断了。
老太太自然是知道史湘云这话不妥当,却也没有要将事儿闹大的意思,“云丫头又吃醉了,这天下的人相似的多了去,也值得大惊小怪?”她若无其事看着台上的小戏子,挥挥手让她们换一首曲儿,“快捡那应景的唱。”
台上的戏子们战战兢兢,听着班主的指挥,赶忙又换了一首。《乞巧》应景,那似林黛玉的小戏子年纪虽然小,但是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尤其站在台上独唱时展露的那份孤清冷寂,越发像极了黛玉平日的模样。
宝玉都看痴了,他坐在甄宝玉旁边,盯着台上的戏子喃喃道:“果然很像,只是不及林妹妹许多。”他这话声音虽低,但在寂静的席间却还是清晰地传到了林瑢玉的耳中。他隔着甄宝玉瞪向他,眸光中带着几分审视。
几乎是在他看向自己时贾宝玉就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抬眼对上了他的视线,顿时有些讪讪地低下头。
这时,同席的薛蟠多喝了几杯,拉着香菱的手,硬要她给桌上同席的人斟酒。一直低着头站在他后头的香菱此时不知所措,抬眼扫了一下薛姨妈,又看了看薛宝钗,那怯生生的模样,眉宇间笼着一层清愁一般,惹人怜爱。
像是接收到了她的求助,薛姨妈皱眉轻声呵斥,“蟠儿,你又胡闹什么!”她今儿本就不大开心,席上听着他们夸这个赞那个,就是没人提及自己的儿子。薛姨妈当然知道薛蟠爱胡闹,常常闹出笑话,但总觉得儿子只是不开窍,没懂事儿而已,容不得别人提一句不是。
可能正是因为她这种态度,薛蟠越发放肆。
这会儿被自家母亲呵斥,也没有生气,笑着说道,“今儿过节嘛,就是想让她也跟大家认识认识,都是有些学识的人,随便指点她几句,都让她用之不尽。而且这丫头最近不是老说要学诗,妹妹也夸她有几分进益嘛~”
王夫人闻言看了过来,盯着香菱看了好一会儿,才对薛姨妈说道:“这孩子瞧着倒是也乖巧,只是这眉眼间瞧着,总觉得像是在哪儿见过一般。”
她的这话说得十分随意,但听在耳里却让香菱猛地一颤,手中拿着的酒壶差点儿掉落在地。她慌忙跪下给王夫人行礼,声音发颤,模样看着更是可怜了,“太太谬赞,奴婢愚钝……”
旁人是怎么想的林黛玉不清楚,只是她看着香菱那惶恐模样,又想起她酷似秦可卿的眉眼,心中一阵发堵。自己不过是回去一趟,再回来秦可卿就没了,她才多大年纪!而如今这贾府满堂的富贵风流,底下不知埋着多少女子的血和泪。
王夫人可不会让自己落下个苛责下人的名声,只让周瑞家的把人扶了起来,自己低声跟薛姨妈聊天,其他人也不开口,气氛瞬间又冷了下来。
史湘云见状瘪瘪嘴,只以为是因为自己刚刚说错了话造成的。她看了看正跟甄宝玉聊天的贾宝玉,又看了看自斟自饮的薛宝钗,索性起身,喊着要行酒令。谁知道刚刚的米酒这会儿涌上了脸,她被酒气冲着,一个不稳,竟然将端起来的酒全都撒在林黛玉的裙上。
“哎呀!林姐姐,对不住了!”史湘云慌忙从自己的腰间取下帕子来替她擦,动作有些突然,让林黛玉猛的往后一仰,避开了的同时,差点儿就从椅子上掉了下来。
身后站着的银芽眼疾手快将人给扶住,林黛玉却没有一丝波动,只淡淡地说道:“无妨,云妹妹好好坐着吧,这事儿下人会处理的。”她说着呢,银芽已经蹲在她面前开始拿帕子给她整理裙摆上的酒迹,稍稍晾一晾,衣裙上有了一大块污渍,还挺明显的。
林瑢玉却已经忍不住霍然起身,躬身给席上的老太太请罪,“外祖母见谅,姐姐身子弱,这衣裳湿了,这会儿风大着呢,着凉了就不好了。不如我先陪姐姐回去更衣,等会儿再来?”他年纪虽小,但这一起身却自带一股威势,席间顿时安静下来。
贾母自然没有不同意的,连连点头,“瑢玉说的是,玉儿,你快回去换身衣裳,仔细着了凉。”接着又对鸳鸯说道:“去把我那件宋锦披风取来给林姑娘披上,别路上见了风。”
见状,宝玉也起身,“路上黑的很,要不还是我送妹妹回去吧。”他想着林瑢玉的年纪小,总觉得靠不住。而且他许久没跟林黛玉说过话了,好歹趁这个机会好好叙旧,也许能找回从前聊天的感觉,是他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儿。
只是林黛玉在他开口后直接拒绝,“不必了。”语气疏离,不给贾宝玉继续说话的机会,“有弟弟陪着就好,今日是中秋家宴,大家继续赏月,表哥也留下来陪着外祖母好好听戏,别因为我扫了兴,这就是黛玉的罪过了。”
她微微屈膝行礼,由银芽扶着,与林瑢玉一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