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拜访(第2页)
她吩咐身边的老妈妈,“去將姨小姐请过来,见见孟夫郎。”
孟晚坐到郑淑慎身边,拿眼神询问:怎么还有个姨小姐?没听说啊?
郑淑慎轻幅度地摇了摇头,眼眸深处涌上些愁苦之色。
吴家本来就不大,郑肃夫妻俩来了之后住在了后院东臥,旁边的厢房收拾出来给这位姨小姐住。
孟晚估计人肯定是早就准备好了,妈妈出去没多久,就带回来一位娉娉婷婷的女娘。
她约莫十七岁左右,穿著一身鹅黄色的细布裙,上头绣著片片芙蓉,腰肢上用布绳繫著盈盈一握的纤细柳腰,袖口中宽,抬手就露出白嫩的手臂。
衣领是立对襟,衬得她脸蛋很小,显得杏眼更大了,樱桃小嘴,鼻子小巧挺拔,一头乌黑油亮的头髮挽起了一半,用一支鏤空宫灯银步摇簪著,走动间摇而不乱,似枝拂耳畔摇曳,姿態灵动婉约。
“见过姨母,淑慎哥哥。”
说话也很软糯轻柔,很典型的江南水乡小家碧玉。
郑老夫人眼神中染上一抹暖意,“诗娘,过来吧,这位是顺天府尹的夫郎,还不先向孟夫郎行礼?”
有长辈引荐,诗娘这才转过身来,打算快速的看孟晚一眼便收回目光,而后猝不及防对上了一双笑眼。
顺天府尹的夫郎?竟是这么年轻……漂亮吗?
诗娘著实没预料到,她还以为会见到一位端起高高姿態的中年夫郎。
欠了欠身子,诗娘很快反应过来,“孟夫郎金安。”
孟晚和气地请她坐下,“姨小姐客气了,快坐下吧。”
“欸。”诗娘提起裙摆,坐在郑老夫人身边。
这个位置正好对著孟晚,她没忍住又看了孟晚两眼,然后扭头捋了捋垂到身前的长髮,避开孟晚回视的目光。
孟晚瞥见郑淑慎愁苦的模样,琢磨出来一点东西,但郑老夫人明显不太喜欢他,他也不好从中说些什么。
一群人干坐著其实很尷尬,但孟晚无知无觉,神態自若。
“听闻孟夫郎之前在岭南是做生意的?”郑老夫人突然问了一句。
“不错,其实没去岭南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做生意买卖了。”孟晚知道她和郑肃为什么对自己感观平平,无非是觉得他一个哥儿整日拋头露面,失了矜持。不过质疑孟晚的人可太多了,他根本不觉得怎么样,坦坦荡荡的说了出来。
诗娘表情惊讶,“哥儿怎么能弃內事而不顾,与那些重利轻义的贾商周旋呢?岂不污了自身的清白名声?”
郑淑慎轻斥了一句,“诗娘,怎可如此轻易评判他人立身之道?”
郑老夫人瞥了眼自己小儿,布著褶皱的嘴角下沉,“孟夫郎,我听昭远说过,你与婆母以卖豆腐为生供宋大人成才,是个极了不起的人物。然而宋大人已官至三品朝官,若是你再以哥儿之身行商坐贾,只怕会遭人非议。”
她倒不是在嘲讽孟晚,而是拿著长辈的姿態,觉著自家女婿与宋亭舟交好,而好意提醒一句。
孟晚还是笑著的模样,“回京后確实不如在岭南方便,我也有些困扰,幸好有婆母和夫君宽慰。”
诗娘没忍住问了一句,“您的婆母难道不准许你和外男接触?”这可真是算惊世骇俗了,別说婆母,就是亲娘也会揪起来骂上一顿吧?她目光溜向郑老夫人,对方眼神中果然也带著不解。
“为何不准?”
孟晚姿態端的很稳,面对这样带著轻慢的询问,始终心平气和,面色平静,“我婆母擅长庖厨之技,她又不像寻常內宅妇人一样閒得住,也曾自己张罗著开了几家食肆,若有机会她在京中再开食肆,郑老夫人可带著姨小姐过去捧个场。”
郑老夫人的脸色微僵,孟晚一进门喊得是伯母,她自己叫人家孟夫郎。
这会儿孟晚喊她郑老夫人,她又觉得有些被掛了脸色。
郑淑慎在一旁打圆场,“我知道,景行给我们寄过来的信上写了,还有米粉是吗?我们早就想尝尝岭南的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