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佛法难闻人形难修48k(第2页)
诸天道:“不敢报,菩萨吩咐,只等她自出来哩。”
猴子本就有些不岔,心道:“菩萨明明知情,却这般拖延。”性急难耐,径要往里闯。
眾神慌忙拦阻,正拉扯间,忽闻一声:“悟空,休得毛躁!”
猴子抬头一看,正是素妆菩萨手提一个紫竹篮儿从林中而出,木叉、眾神急忙行礼。
木叉更是跪地顶礼愧道:“弟子有负所託,请菩萨责罚!”
菩萨微微摇首:“经云: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此乃因果已成,造化定数,非你之过。且起。
木叉这才起身。菩萨又道:“悟空,我与你救唐僧去。”復谓木叉:“事不宜迟,我与悟空先行。你且將后山林中玩耍的孩童带来,他们原是被那孽畜吃掉的童男童女,吾前番已差龙女赎其魂魄於地府。”
木叉欣然领命而去。
猴子只道是自己催得太急,菩萨不及梳妆,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请菩萨著衣登座。”
菩萨道:“不消著衣,速去为要。再迟些,恐你师父性命难保。”
猴子大惊,起身不再多言,急与菩萨纵祥云而去。
与原本西游不同的是,菩萨这般素顏一来诚然是因为事態紧急;二来才是主因。乃欲昭示世人正信与邪信之別。
邪信每以邪法胁迫眾生,淫威逼供,尤重外在形貌手段;正信则起大乘信念,不以外道劣跡而失善心善行,与形貌手段无干。
猴子与菩萨顷刻至通天河界。沙僧见惊道:“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生叫,竟逼得菩萨未及梳妆便来!”急推醒八戒。言未已,已至河岸。
沙僧、八戒下拜道:“菩萨,我等擅干,有罪!有罪!”
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絛,將篮儿拴定,提著丝絛,半踏云彩,拋在河中,往上溜头扯著,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蓝里亮灼灼一尾金鱼。
猴子、八戒、沙僧见了俱欢喜不已,猜出这便是妖怪的本体。
菩萨道:“你等速下水救你师父去也。”
三人深深拜谢,欢跳入水,分开水道,径至水之第。
却见府內乱糟糟一片,粗重尽弃,妖影全无。
三人大惊,出府续寻,直往前追寻七百余里,方见水怪鱼精横尸遍地,尽皆死烂,惟见一人高石匣静臥,內传婴哭声。
猴子急开石匣,唐僧见三人大喜过望:“悟空,你怎才来?那妖欲搬家遁走,再迟片时,恐不得相见矣!”
猴子道:“那妖怪本是南海菩萨池子里养的金鱼,趁海潮泛滥,走得此处,被老孙察觉,遂与木叉去了普陀,將菩萨请来,降了妖怪。”
言罢,猴子又一把住八戒的耳朵喝道:“你这呆子,俺老孙千叮寧万嘱咐,叫你等好生看著,莫叫他走脱,你倒好,俺一走,便发起懒来。”
八戒捂耳叫道:“老猪前番骂累了,略歇片时,尚有师弟在岸上看守!”
沙僧惭愧道:“这妖邪狡点,水下潜行,我一时失察,几酿大错,惭愧之至!”
猴子道:“都怪这呆子前番泄底,那妖惧极,方设法遁逃。”
八戒不服道:“下水前俺老猪便不主张,早教请菩萨,是你拖延磨嘰,才有后来之事。你也有过,谁也说不得谁。”
猴子闻言,细细一想,倒也有理,遂放了八戒。
唐僧道:“徒弟们休爭吵,快携我出河拜见菩萨。”
猴子道:“菩萨恐已去矣。”说话间,教八戒驮师出离波津,登上河岸。
却见菩萨仍佇立祥云之上。唐僧急整衣肃容,顶礼膜拜:“弟子玄奘,拜谢菩萨救命之恩!”
菩萨道:“不必多礼,你且起。”
唐僧这才起身,猴子跳上云头,来到菩萨身边道:“菩萨怎尚在此?莫非还有事未了?”
菩萨道:“確还有事,那些被献祭的童男童女,合当还其阳身,与家人团聚才是。”
话未了,木叉驾祥云御风而至,引眾孩童到菩萨面前。但见个个嬉笑活泼,哪似地府归来之状?
菩萨默诵真言,向童男女吹口清气,竇时身上阴气尽散,阳气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