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暗流涌动 城市的刀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南宝山堡垒厚重的围墙,如同一道冰冷的分界线,将世界切割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

墙内,是紧绷的神经、永不松懈的警戒、以及袅袅的炊烟。墙外,则是无边无际的喧嚣、混乱、绝望的等待、以及日益弥漫的死亡气息。

围困的日子,如同锈蚀的钝刀,在时间的磨盘上缓慢而沉重地拖行。每一天的日出日落,都带着相似的阴郁和沉重。高音喇叭的噪音污染如同附骨之蛆,从未真正停止过,只是有时声嘶力竭,有时转为低沉恶毒的絮语。燃烧瓶和土制炮弹的零星轰击,也成了规律性的背景音,在堡垒外围的泥地上炸开一团团火光和黑烟,留下焦黑的坑洞和飞溅的碎屑。有时,零星的火球越过高墙,引来墙内一场小火灾,那边又手忙脚乱的救火,真是疲于奔命。

堡垒内的生活,被紧张和高度戒备的间隙里。为了对抗这无孔不入的精神侵蚀和难以排遣的压抑,人们绞尽脑汁,在夹缝中寻找一丝喘息和维系人性的微光。

白天,当噪音相对“平和”的间隙,张卫国会在办公楼相对宽敞的大厅里,组织简单的体能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用身体的疲惫来对抗精神的焦灼。偶尔,他在堡垒内部的小广场上设置简易的雪地靶标,组织非值班人员进行射击训练。子弹宝贵,实弹射击极少,更多的是空枪瞄准和据枪姿势的练习。林晚成了最好的教官之一,她沉默寡言,但示范动作精准利落,对呼吸节奏和瞄准姿态的讲解清晰简洁。李三在这种时候往往最活跃,他仗着几分天生的机灵劲儿和末世前混迹市井练就的眼力,固定靶成绩居然意外地不错,总能引来几声稀稀拉拉的喝彩,冲淡些许沉闷。

“李叔,行啊!这眼力,以前没少玩弹弓打人家玻璃吧?”林小满打趣道。

“去你的!叔这叫天赋异禀!”李三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值班之余,吴磊则在他那个小小的“工作间”继续捣鼓那些零件,以打发无聊时间。高度近视的眼镜片后,那双眼睛在专注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苏晴有时会静静地坐在一旁,帮他整理零件,或者只是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眼神温柔。这种无声的陪伴,是两人之间最温暖的慰藉。

“吴磊,这个二极管好像烧了,你看看?”苏晴递给他一个米粒大小的黑色元件。

吴磊接过来,凑到台灯下仔细看了看,又用万用表测了测,点点头:“嗯,是击穿了。还好那个盒子里还有备用的。”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盒子里找出一个同样的元件换上。小小的成功,也能带来短暂的满足。

陈姨和吴伯是堡垒的“生命线”。他们精心照料着办公楼角落利用有限空间搭建的微型温室(用塑料布和木架搭成),里面顽强生长着一些耐寒的绿叶蔬菜和豆芽,那一点点珍贵的绿色,是压抑环境中视觉和营养的双重慰藉。被严密保护的禽舍里,几只鸡也成了大家的精神寄托,每天捡拾的几枚温热的蛋,是难得的营养补充,更是希望的象征。陈姨甚至用有限的杂粮和晒干的野菜,尝试着蒸出了几种不同口味的窝头,试图在味蕾上带来一丝变化。

“陈姨,今天这窝头好像有点甜味?”林晚难得在吃饭时主动开口。

“嘿,丫头嘴真灵!”陈姨笑了,眼角堆起皱纹,“我把上次找到的那罐过期蜂蜜刮了刮罐底,加了一点点进去,提提味儿!”

堡垒最高处的瞭望塔和围墙上的哨位,则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娱乐,没有放松,只有永恒的警惕和冰冷的杀机。林晚和张卫国,是这片区域的定海神针,也是死神在人间的代言人。

他们将外面那些围困者,当成了最好的的“活靶子”。

这也是一种高效的心理战。

“注意,十一点钟方向,靠近绿色皮卡掩体,那个探头探脑穿红帽衫的家伙。”张卫国沉稳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到林晚的耳朵里。他正用望远镜仔细扫描着下方混乱的营地。长时间的观察,让他对下面那些人的活动规律、甚至一些熟面孔的特征都了如指掌。

林晚的95式步枪枪口,如同毒蛇的信子,无声地移动。枪口准星清晰地捕捉到一个戴着脏污红色兜帽的身影,正躲在一辆皮卡车后面,小心翼翼地探出半个脑袋,似乎在观察堡垒围墙上的动静。他手里没有武器,更像是在执行瞭望任务。

“目标确认。”林晚的声音清冷得不带一丝波澜。

“距离一百米,风速二级,东南,修正半格。”张卫国精确地报出参数。

林晚的手指在冰冷的扳机护圈上轻轻了一下,呼吸平稳得如同沉睡。十字线稳稳地套住了那个红帽衫下若隐若现的额头。

“砰——!”

枪声清脆而短暂,如同死神的叹息。

绿色的视野中,那个红帽衫的脑袋猛地向后一甩!随即,整个身体软软地瘫倒在皮卡车残骸的阴影里,只有一只脚还露在外面,微微抽搐着。

营地那边,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几秒钟后,才爆发出惊恐的尖叫和骚动。几个人影慌乱地跑过去查看,随即又像见了鬼一样连滚带爬地逃开。

“干得漂亮,记住,”张卫国声音低沉而冷酷,“在这里,心软就是自杀。他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可能成为爬上围墙、杀死你和你身后同伴的凶手。我们的子弹有限,仁慈也有限。每一颗子弹,都要用在最有效的地方,打在敌人最痛的地方。让他们怕,让他们不敢露头,让他们知道,盯着这堵墙,就等于盯着鬼门关!他们也是一盘散沙,你看来的时候一百多人,现在估计己经跑了一半了!我们就要胜利了!”

这种精准而冷酷的狙杀,并非每天都有,但频率足以让墙外的敌人陷入持续的恐慌。目标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有时是那些过于活跃、试图靠近围墙侦察的头目;有时是那些在营地边缘游荡、可能想开小差的家伙;有时甚至只是某个倒霉的、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的普通暴徒。目的只有一个:制造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瓦解对方的士气和组织度。

效果是显著的。

围困营地的气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着。被毒品控制的炮灰们,在毒瘾发作和死亡威胁的双重折磨下,精神更加恍惚,行为更加不可预测。营地内部因为抢夺有限的劣质食物(运输队送来的补给远跟不上消耗)而爆发的冲突日益频繁。赵刚的皮鞭和手枪镇压,效果越来越差。

更致命的是逃亡。

起初只是个别人趁着夜色或巡逻间隙,偷偷溜向周围的密林,试图寻找一点果腹的野果或小型动物,或者仅仅是逃离这个绝望的绞肉机。堡垒的狙击手们对这种小股、分散的逃亡者并不总是出手,除非他们试图靠近敏感区域。这无形中助长了逃亡的风气。

渐渐地,开小差变成了有组织的逃跑。

“妈的,老子不干了!留在这里早晚被那帮煞星点名,或者被赵扒皮抽死!进山当野人还能有条活路!”一个脸上带着鞭痕的汉子低声对几个同伙说。他们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营地守卫最松懈的时候,悄悄溜出了窝棚,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头也不回地扎进了堡垒西侧茂密的、尚未完全解冻的原始森林。他们宁愿面对未知的野兽和可能的丧尸,也不愿再待在这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营地。

堡垒的瞭望哨清晰地观察到了这一幕。

“西侧,目标西人,携带简易包裹,正快速脱离营地,进入西面山林。”哨兵汇报。

林晚的枪口跟随着那几个在雪地中仓惶奔跑的身影,十字线在为首者的后背停留了片刻。

“放他们走。”陈默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冷静而果断,“我们的子弹,留给更顽固的敌人。让他们把恐惧和绝望,带进森林,也带回城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