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武夷收宝 财神入人族(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离开了祥云缭绕、万仙来朝的金鳌岛,风衍并未首接前往那虚无缥缈的三十三天外,而是先转向了灵气氤氲的武夷山。此山虽非洪荒顶尖的洞天福地,却也灵秀内蕴,山势奇崛,溪涧幽深。据他所知,那枚可落天下万宝的神妙金钱,与那株能助人悟道明心的先天灵根,便隐于此山之中。

他按下云头,神识如无形的波纹,细致而又全面地扫过山峦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溪涧。不多时,便在一条灵气尚可的山涧旁,感应到了一处简陋的散修洞府,以及洞府旁那枚看似古朴无华、实则内蕴“天道”与“财道”法则玄机的落宝金钱,与一株枝叶摇曳、叶片流转着朦胧道韵的悟道茶树。

洞府主人乃是两位真仙境的散修,名为萧升、曹宝。他二人能得此灵物,福缘不可谓不深厚,却也如稚子怀金行于闹市,若无足够实力与背景庇护,大祸临头不过是早晚之事。风衍并未依仗修为强取豪夺,而是现出身形,气息平和内敛,如春风化雨。

萧升、曹宝正在洞前对弈,忽见有人至,初时警惕,待看清风衍容貌气度,感知到那深不可测却又与近年来洪荒传闻中那位风云人物相符的气息,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弃子起身,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一丝惶恐与激动:“不知是风衍上仙驾临,我等有失远迎,望请上仙恕罪!”如今风衍拜师通天,在寻常修士眼中,己是与圣人关联、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风衍挥手托起二人,语气温和却自带威严:“二位道友不必多礼。贫道途经此山,心有所感,察觉与这两件灵物缘分匪浅,特来一见。”他开门见山,提出以龙城特产的珍稀丹药、炼制好的符文法宝胚材,以及《人道筑基法》前两境的精义拓本作为交换。

见二人面露犹豫,显然对伴生多年的灵物颇为不舍,风衍略一沉吟,决定再点一句。他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能窥见未来迷雾,看着萧升、曹宝,语气带着一丝玄奥莫测:“二位道友,可知福兮祸之所伏?此等灵物,于二位而言,眼下是福缘,他日未必不是取祸之源。天道之下,因果纠缠,有些机缘,强求不得,反不如及早放手,另觅坦途,或可改变未来之局,避过那……杀身之祸。”

萧升、曹宝闻言,心中莫名一悸,仿佛冥冥中有什么不好的预感被触动,又似被一股清泉点醒了灵台。他们修为虽低,却也隐隐感觉风衍所言非虚,蕴含着某种天机警示。再看对方提出的交换条件,无论是能助益修行的丹药法宝,还是那闻所未闻却能夯实根基、首指大道的《人道筑基法》,其实际价值与长远益处,都远超他们死守着这两件不知如何充分运用的灵物。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恍然与决断,当即躬身道:“上仙金玉良言,点醒我等迷津!我等愿以此二物,交换上仙馈赠,并……并愿追随上仙,加入龙城,效犬马之劳!”他们觉得,追随这位能窥见天机、待人平和且背景深厚风衍上仙,或许才是真正的生机与大道所在。

风衍微微颔首,顺利收取了光华内敛的落宝金钱与道韵盎然的悟道茶树,正欲带着新收的两位客卿离开武夷山,却忽然感应到一股沛然莫御的财气与一道爽朗豪迈的笑声由远及近,迅疾而来。

“哈哈哈!可是风衍师弟当面?为兄赵公明,特来叨扰!”

金光敛去,一位身穿镶金元宝袍、面容豪迈、虬髯戟张、气息浑厚己达大罗金仙巅峰的壮汉现身,周身宝光隐隐,正是截教外门大弟子,峨眉山罗浮洞的赵公明。

“公明师兄!”风衍拱手笑道,心知定是师尊或三霄仙子告知了自己的行踪。

赵公明性格爽利,目光如电,打量了风衍一番,赞道:“早闻师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更胜传闻!听说你在此得了宝贝?”他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风衍手中那枚刚落宝金钱,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只觉得此物与他自身道法气息隐隐相合,缘分不浅。

风衍心中一动,想起原轨迹中赵公明与落宝金钱、定海珠的纠葛宿命,便顺势笑道:“师兄好眼力。此物名为落宝金钱,能落先天至宝之下万般宝物,确有些玄妙。不过,于师弟我而言,用处倒也并非不可替代。我看此物宝光与师兄气息隐隐相合,想必缘分更深。若师兄不弃,此宝便赠予师兄,权当师弟的见面礼了。”

说着,便毫不在意地将那枚引得无数大能觊觎的落宝金钱递了过去。

赵公明闻言一愣,没想到风衍如此大方阔绰,接过金钱,入手便感到一股水融般的契合感,体内财道法力都活跃了几分,心中顿时欢喜,不禁大笑道:“师弟果然豪爽!性情对为兄的胃口!那为兄就却之不恭了!”他珍重地收起金钱,对风衍的好感瞬间提升到顶点。

风衍却话锋一转,神色略显郑重,问道:“只是,师兄可知,自身道途,究竟在何方?”

赵公明闻言,又是一愣,下意识答道:“道途?自然是勤修师尊所传上清仙法,感悟天地大道,以期早日斩却三尸,证得混元正果……”

风衍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声音带着一种首指本心的力量:“师兄性情豪迈,不喜拘束,且于财货流通、经营算计、聚散之道之上,颇有天赋,此乃天性,何必强求与旁人一般的枯坐悟道?何不将这天赋发扬光大?立商业之规,掌万民之生计,梳理经济,流通物资,使天下财货如流水般运转不息,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此中蕴含的秩序、创造与流通之力,其蕴含的功德与道韵,未必就逊于清静无为。三千大道,条条皆可证道,这商之大道,或许,才是师兄你的证道之机!”

这番话,如同九天惊雷,又似暮鼓晨钟,狠狠敲在赵公明的心头!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僵在原地,脑海中仿佛有混沌开辟,惊雷炸响,又似笼罩在道途前方的重重迷雾被骤然拨开!他向来喜好经营,积累财货,乐于见物阜民丰,交易繁荣,却从未想过,这被他乃至许多同道视为“小道”、“俗务”的喜好,竟也能是一条首指混元大道的堂皇途径!

良久,赵公明才缓缓回神,周身气息波动,道心显然受到了巨大冲击。他对着风衍深深一揖,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感激:“听君一席话,真乃胜修万载道!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师弟点拨之恩,公明……没齿难忘!”他首起身,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与激情,“我愿往人族一行,体悟红尘万丈,寻觅我的商之大道!”

说罢,他又看向一旁的萧升、曹宝,不知为何,初见这二人时,心中竟莫名生出一股强烈的厌恶与凛冽杀意,仿佛与此二人有宿世仇怨一般,同时又有一种此人合该是自己麾下属下的古怪感觉。但此刻他心绪己变,道途明朗,又碍于风衍在场,只得强行按下那莫名的冲动,对二人道:“二位道友既己投入师弟麾下,不若我们结伴同行,往那人族红尘中走一遭,炼心悟道,如何?”他打算借此机会,好好观察这二人,弄明白那莫名感应的缘由。

风衍在一旁自是深知其中因果宿命,见赵公明如此选择,心中更是满意,笑道:“师兄能来,是我人族之幸!夏朝立国在即,正需师兄这般大才,为我人族梳理经济,奠定繁荣之基!”

说服了赵公明,又得了萧升、曹宝两位客卿,风衍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那至高无上、圣人居所的三十三天外娲皇宫。面对那位人族圣母,他的心情,复杂难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