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灞河之畔高朋满座(第2页)
再多的人海战术,再精良的凡间兵器,也难对筑基修士构成致命威胁。
“若是筑基……”
李恪握紧手中的风灵剑:“今日这些跳梁小丑,哪需什么证据,首接一剑斩灭!”
力量的不足,让他即便猜到幕后真凶,也无法首接挥剑上门讨个说法。
没有铁证,根本无法撼动地位稳固的太子,或者权势滔天的长孙无忌。
但这笔债,李恪记下了,总有一天会清算。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急促杂乱的脚步声。
“殿下!您没事吧?”
李恪深吸一口气,收敛杀意,恢复平日模样。
“寡人无碍!”
李恪看了王猛等人一眼,指着三具尸体:
“收拾干净,查清他们的身份和弩箭来源!”
“还有!今日之事,封锁消息,不得外传!”
“是!是!殿下!”
看到李恪安然无恙,王猛一颗心放回肚子。
可当看到地上三具黑衣刺客的尸体,心里震撼无以复加,刺客居然死了?
谁杀的?
难道是殿下?
但这怎么可能?
……
清澈的灞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灞河两岸,早己是人声鼎沸,人头攒动。
长安乃至周边县府的百姓,几乎倾巢而出,将灞河两岸围得水泄不通。
除此之外。
一些商人、小贩看到商机,在两岸摆摊。
摊主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百姓的议论声,汇成欢乐的海洋。
远处河道起点处,十数条精心装饰,龙首高昂的龙舟,己然排开阵势。
舟上的桡手们赤着上身,手持木桨,随着鼓点活动着身体,跃跃欲试。
只等号令一出,便奋力搏击,向前冲刺。
灞河东侧,一座木质观礼台巍然耸立,俯瞰着整个河道,视野极佳。
台上。
明黄华盖之下,李世民携长孙皇后端坐中央,两侧是宫中位份较高的妃嫔。
再往外,便是皇子公主、宗室亲王,以及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魏征等一干文武重臣。
以观礼台为中心,方圆数百步之内,是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戟的禁军。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将一切闲杂人等隔绝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