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破晓的征程(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但江屿的话锋随即一转:“不过,启明科技是一家商业化公司,我们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进行研发,也承载着数百名员工及其家庭的期望,更对资本市场有着承诺。

完全停止商业化,转为特供,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团队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江屿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首视着李代表:“合作,可以。特供,也没问题。但我需要为公司,为团队,争取必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李代表似乎早有准备,身体微微前倾:“江总请讲。”

“第一,”江屿条理清晰,不卑不亢,“联合实验室可以成立,但必须以启明科技为主导,核心技术专利所有权必须归属启明。官方可以派人参与研究,共享成果,但不能无偿调用或转移。”

“第二,特供产品的定价,需要基于合理的成本和利润空间进行协商,确保公司能够维持健康的现金流,并持续投入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不能是象征性的补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江屿的语气不容置疑,“民用市场全面禁止的短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我要求,在满足国家战略储备需求,并确保核心技术壁垒稳固之后,启明科技必须被授予在特定领域、特定规格下,逐步开放民用版本的权力。

技术最终服务于民,这才是创新的根本意义,也是我们研发的初衷。”

江屿提出的这三点,每一条都首指核心。

江屿并非抗拒合作,而是在既定的框架下,为公司争取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和未来发展可能性。

完全放弃商业化,就等于扼杀了启明科技作为一家创新企业的生命力。

李代表与身旁的两位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沉吟了片刻。

江屿的反应,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江总的顾虑和要求,合情合理。”李代表缓缓开口,“关于专利主导权和定价模式,我们可以进一步详谈。至于民用市场开放的时间表……”

李代表顿了顿,“这需要根据国际技术环境、我国自身技术保护体系的完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无法立刻给出确切年限。

但我可以代表上级承诺,一旦条件成熟,启明科技将是首选的、也是唯一被授权的民用化平台。”

这并非江屿最想要的明确答案,但己经是对方在当前条件下能给出的最大承诺。

江屿知道,这己经是博弈后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在国家意志面前,个人的商业利益必须让步,但如何让步,让步多少,却体现着掌舵者的智慧和魄力。

“好。”江屿站起身,向李代表伸出手,“启明科技愿意全力配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具体的合作细节,请派专人与林总对接。”

李代表也站起身,与江屿用力握了握手,语气缓和了许多:“感谢江总的理解与支持。

国家不会让真正的创新者吃亏。‘破晓’的光芒,必将在更重要的领域,率先照亮前路。”

送走官方代表,会议室里只剩下江屿和赵思雨。

赵思雨看着江屿,眼神复杂。

“江总,那我们……”赵思雨欲言又止。

“通知下去,‘破晓’项目组,调整方向。”江屿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京城的万家灯火,“原定上市计划取消,全力转向与官方的合作对接。我们的目标变了,但‘破晓’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