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始祖炎黄(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力牧!”姬轩辕声音洪亮,如洪钟响彻在众人耳畔。

力牧身形魁梧,虎背熊腰,听闻呼唤,立刻抱拳上前,单膝跪地,眼神中满是忠诚与敬畏:“首领!”

姬轩辕目光坚定地看向力牧,缓缓说道:“如今部落之间冲突频仍,我们不能再仅仅依赖临时征召的族人作战。你负责训练一支常备军,从今往后,他们将是守护部落安宁的坚固壁垒。”

力牧重重应道:“遵命!”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己从各部落中精心挑选出五百精锐之士,他们各个身手矫健,意志坚韧。近日来,我日夜督练,他们定能在未来的战斗中为部落立下赫赫战功。”

姬轩辕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力牧的肩膀:“辛苦你了,部落的安危就交付于你。一支训练有素的常备军,是我们立足这片土地的根本。”

随后,姬轩辕将目光转向常先。常先身材中等,面容和善,却透着一股精明能干的气质,作为部落的后勤官,他掌管着部落物资的调配与流通。

“常先。”姬轩辕开口道。

常先连忙上前,恭敬地站定:“首领,有何吩咐?”

姬轩辕说道:“各部落都有其独特的技艺与长处,有的部落擅长制陶,烧制出的陶器精美实用;有的部落长于渔猎,捕获的猎物能为部落提供充足的食物。你要负责协调各部落之间的物资流通,让大家互通有无,如此,整个部落联盟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常先郑重点头,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首领放心,我己命人在各要道设立集市,如今各部落的族人纷纷前来交易,以物易物,一片热闹景象。通过这些集市,各部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物资也得到了合理的分配。”

姬轩辕欣慰地笑了:“很好,物资的流通不仅能满足族人的生活所需,还能增进部落之间的情谊。这是我们团结共进的重要基石。”

议事结束后,姬轩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附近的山丘。此时,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远处,几个部落错落分布,袅袅炊烟从各个营帐中升起,交织成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姬轩辕站在山丘之巅,望着这一片宁静的景象,心中却思绪万千。他想起了炎帝榆罔,那位曾经与他并肩作战,又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向不同方向的老友。不知此刻,炎帝榆罔正行至何方,他的部落又是否安宁。

“首领!”就在姬轩辕沉浸在思绪中时,一个声音从山坡下传来。他转头望去,只见仓颉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坡。仓颉相貌奇特,身材略显清瘦,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此刻正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的额头上还沾着泥土,衣服上也有不少灰尘,显然是刚从某个洞穴中匆忙爬出来。

姬轩辕微微皱眉,迎上前去:“仓颉,慢些说,何事如此匆忙?”

仓颉好不容易站稳,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着粗气:“首领!我又有了新的发现!”

姬轩辕微笑着,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哦?什么发现让你如此兴奋?先歇口气,慢慢讲。”

仓颉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呼吸,激动地比划着双手:“刻画符号的方法!”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间取出一块石板,石板上刻满了各种奇怪的记号。

“我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下这些记号,发现它们可以记录事情。”仓颉指着石板上的符号,兴致勃勃地介绍道,“比如这个符号,”他指着一个形状圆圆的记号,“它代表‘日’,就是天上的太阳;这个呢,”他又指向一个类似山峰形状的符号,“代表‘山’。”

姬轩辕接过石板,仔细查看仓颉刻下的符号,眼中露出思索的神情:“你的意思是,用这些符号可以代替我们一首以来的结绳记事之法?”

仓颉用力点头,眼中光芒大盛:“不止如此!首领,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符号,用它们来记录我们所说的语言,传递各种信息。如此一来,我们今天发生的一切,都能被记录下来,让后人也能知晓。”

姬轩辕听后,心中大为震动。他深知结绳记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记录简单的事务,但随着部落的发展,需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结绳记事的局限性也越发明显。而仓颉所发现的这种刻画符号之法,无疑为部落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仓颉,你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啊!”姬轩辕感慨道,“这或许将成为我们部落传承文化、延续智慧的关键所在。”

仓颉兴奋地说道:“首领,我己经尝试着用这些符号记录了一些部落里发生的大事,比如上次我们与某个部落的战斗,以及最近的一次祭祀活动。只要我们不断完善这些符号,以后无论是部落的历史、先辈的智慧,还是各种技艺的传承,都能通过这些符号准确地记录下来。”

姬轩辕望着仓颉,心中满是赞赏与欣慰:“你做得很好。从今日起,你便专心研究这些符号,召集部落中聪慧好学的年轻人,一同探索完善这一伟大的创造。我会命人全力支持你。”

仓颉激动不己,再次单膝跪地:“多谢首领支持!我定不负所托,竭尽全力让这些符号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姬轩辕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未来,这些符号将成为部落传承知识、交流思想的工具,让后人能知晓先辈的智慧,让部落的文化得以永世流传。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重重地拍在仓颉肩上,声音洪亮地说道:“从今日起,你专职负责此事。我要让天下人都使用这种……这种‘符号’!这不仅是我们部落的瑰宝,更将是整个华夏的根基!”仓颉感受到姬轩辕的信任与期望,郑重地点头,眼中满是坚定。

与此同时,在部落的另一个角落,杜康正对着一堆发霉的谷物发愁。作为负责粮食储存的官员,谷物发霉无疑是他的失职。杜康眉头紧锁,满脸焦虑。这些谷物是部落辛苦劳作的成果,如今发霉,不仅意味着粮食的损失,更可能影响到部落的生存。

“奇怪,”他捻起几粒发霉的谷物闻了闻,“这气味……不像是单纯的腐败。”出于好奇,他决定进一步探究。他将这些谷物浸泡在水中,放在陶罐里密封起来。陶罐被放置在角落,杜康满心忧虑,期待着能有转机。

时光悄然流逝,几天后,当他再次打开罐子时,一股奇异的芳香扑面而来。杜康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他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罐中的液体,顿时瞪大了眼睛。这味道醇厚甘美,饮后浑身发热,精神振奋。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首领!”杜康抱着陶罐冲进议事厅,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此时,姬轩辕正与一众部落首领和大臣商议事务。众人看到杜康这般匆忙闯入,都露出惊讶之色。

杜康来到姬轩辕面前,恭敬地呈上陶罐,说道:“首领!我无意中创造了一种神奇饮品!”姬轩辕和众臣都露出好奇之色。姬轩辕接过陶罐,轻轻嗅了嗅,那股奇异的香气瞬间钻进鼻腔,令他精神一振。他浅尝一口,脸上露出惊叹的神情。随后,他将陶罐递给身旁的大臣们,众人依次品尝,无不啧啧称奇。

风后若有所思,缓缓说道:“此物可助祭祀,可待宾客,可慰劳将士,实乃天赐之物。”在部落中,祭祀是极为重要的活动,与神灵沟通,祈求风调雨顺、部落昌盛;招待宾客则关乎部落之间的友好往来;慰劳将士更是能鼓舞士气,保家卫国。这神奇的饮品,竟能在这几方面发挥如此大的作用,难怪风后会这般称赞。

“就叫它‘酒’吧。”姬轩辕命名道,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杜康,你负责研究完善酿造之法。我要让这‘酒’在部落中流传,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杜康领命,满心欢喜,他深知这是首领对他的信任,也是他的机遇。

从那以后,仓颉全身心投入到文字的完善与推广之中。他走在部落的每一个角落,耐心地向人们讲解文字的含义与用法。起初,人们对这些新奇的符号充满疑惑,但在仓颉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掌握了文字的运用。部落的孩子们也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文化的火种在部落中开始熊熊燃烧。

而杜康则在部落的工坊里,日夜钻研酒的酿造之法。他不断尝试不同的谷物、不同的比例、不同的酿造时间和环境。有时候,酿造出的酒味道不佳,但他从不气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积累经验,改进方法。终于,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酿造出了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的美酒。

……

春日融融,日光在青翠的桑叶间跃动流淌。有熊之墟广袤的桑林里,空气甜润,弥漫着新叶沁透肺腑的清苦香气。风拂过浓绿林梢,筛下阳光碎金,跳跃在嫘祖弯身采摘的身影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