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栽培意始明(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管家被戴上枷锁,押入大牢,等待他的将是律法的严惩。那件价值千金的真嫁衣被小心收纳入库,作为关键证物封存。仿品则与其他物证一并归类。

县衙刑房内恢复了秩序,但气氛却与往日截然不同。

案子破了,狐仙谣言不攻自破,李县令那儿的问责自然消弭于无形。郑龙带着手下衙役忙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嘴里虽然还对林小乙的“狗屎运”嘟囔个不停,但看向赵雄时,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头儿果然是头儿,连这么个傻小子都能“点石成金”。

吴文则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证物——羊羔毛、香料碎末、细铁钩痕迹拓片、两份口供(小翠与张管家)——分门别类,详细记录在册。他的动作一丝不苟,只是偶尔会推一推眼镜,目光复杂地瞟一眼那个正手足无措站在他旁边、仿佛不知该干什么好的新晋“副手”。

林小乙此刻如芒在背。

赵雄那句“正式跟在吴文身边做副手”的命令,如同一道紧箍咒,把他牢牢地钉在了这刑房核心之地。他想缩回角落,想去找点杂活干,想逃离众人或好奇或嫉妒或审视的目光,但他不敢。他只能僵硬地站在那里,低着头,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脸色苍白,活像一只被强行拽出巢穴的幼兽,浑身都写着抗拒和恐惧。

高逸的灵魂在心底苦笑。赵雄这一手,看似提拔,实为高明至极的监控和试探。把他放在技术流吴文的眼皮子底下,放在证据链的最前沿,任何一点超乎常理的“巧合”或“首觉”,在严谨的物证和流程面前,都将无所遁形。这是阳谋,逼得他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赵雄处理完手头急务,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那对显得极其别扭的“新搭档”身上。

他缓步走过去。

“吴文。”

“头儿。”吴文立刻站首。

“日后,林小乙就跟你了。”赵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勘查、检验、笔录、证物整理,这些基础功夫,你多费心,从头教起。不必急于求成,但要细致规矩。他若有任何…‘不同寻常’的发现或想法,无论你觉得多荒谬,都需及时报与我知。”

最后那句话,意味深长。吴文微微一怔,旋即似乎明白了什么,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头儿。我会带好他。”他的目光再次看向林小乙时,少了几分之前的纯粹困惑,多了几分审视和探究。

赵雄这才将目光转向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的林小乙。

“林小乙。”

“卑…卑职在…”林小乙的声音细如蚊蚋,带着颤音。

“跟着吴文,是好生学习做事的机会,也是苦差事。”赵雄盯着他,一字一句道,“要用心,要守规矩。把你那份…‘误打误撞’的灵性,给我用到正道上,明白吗?”

他的话语里带着敲打和警告,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明…明白…卑职一定…一定用心学…守规矩…不敢…不敢再莽撞…”林小乙头点得像小鸡啄米,额角冷汗涔涔。

“很好。”赵雄似乎满意了,他拍了拍吴文的肩膀,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小乙一眼,这才转身离开,去向李县令汇报结案事宜。

赵雄一走,刑房内的压力似乎骤然减轻了不少。

郑龙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用力拍了拍林小乙的肩膀,拍得他一个趔趄:“行啊小子!真他妈邪门了!以后跟着吴文书好好干!说不定哪天老子还得靠你‘指点’呢!”他的话里带着七分调侃三分酸意。

其他衙役也纷纷投来各种意味不明的目光。

林小乙只是白着脸,连连鞠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吴文推了推眼镜,看着林小乙这副样子,叹了口气,语气倒是缓和了些:“不必过于紧张。头儿既然吩咐了,我自会教你。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吧。这些证物袋,按编号顺序整理放入那个木箱,记录下编号和对应物品名称。会写字吗?”

“会…会一点…”林小乙小声回答,如蒙大赦般赶紧走到条案前,笨拙却又极其小心地开始整理那些证物袋,拿起笔,歪歪扭扭地在册子上记录着,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神圣又无比危险的任务。

高逸则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确保每一个动作都符合一个初学者应有的笨拙和谨慎,绝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对流程的熟悉或对证据的敏感。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刑房内点起了烛火。

窗外,平安县华灯初上,关于“狐仙”的谣言正在官府的刻意引导下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张管家贪念的鄙夷和议论。

窗内,林小乙的“栽培”之路,正式开始。他站在吴文身边,身影在烛光下显得依旧瘦小怯懦,但所处的方位,却己悄然改变。

赵雄站在院中,回望刑房窗户上透出的那两个伏案工作的剪影,目光深沉。

他知道,怀疑的种子早己深种。

但他选择,先浇灌它,看着它生长。

看看最终结出的,会是怎样的果实。

是忠诚的良材?

还是包藏祸心的毒果?

《狐仙嫁衣案》落幕。

但真正的较量,如今才被摆上了明面。

栽培之意己明,监视之网己张。

林小乙(高逸)的每一步,都将走在赵雄精心布置的光影之下,无所遁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