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旧契现惊魂夜(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郑龙带着满腹疑问,再次扎进了故纸堆。寻找一个十五年前的临时杂役,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赵雄的命令不容置疑。

而赵雄自己,则拿着那份写着“柳福”名字的破损短契,如同握着一块烙铁,灼烧着他的掌心,也灼烧着他的思绪。他没有再回刑房,而是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待在签押房内。

窗外,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风声渐紧,吹得窗纸噗噗作响,仿佛有无数只手在焦急地拍打。

柳福。柳氏。林小乙。

这三个名字在他脑中反复盘旋,勾勒出一条若隐若现、却令人不寒而栗的线。

如果柳福真是林小乙的母族亲戚,哪怕只是远亲,那么林小乙幼年时,极有可能听过一些家族内部的、关于一桩发生在客栈的“怪事”或“祸事”的模糊传闻。这些传闻可能支离破碎,甚至被大人刻意扭曲隐瞒,但却在一个孩子心中种下了种子。

而那首童谣…它精准地复述了案发细节。如果林小乙早己从家族传闻中知道“柳三棵”、“金镯银簪”、“埋乖乖”这些碎片信息,那么当他听到这首童谣时,会不会产生一种惊人的共鸣?甚至…无意识地将童谣与他所知的信息叠加、补全?

这或许就能解释,他为何能“精准”地找到埋尸地——那不是推理,不是运气,而是一种被深层记忆和外界暗示共同激活的、近乎本能的指向!

赵雄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大。这远比一个十六岁少年是深藏不露的破案高手,或者与真凶有染更符合逻辑。

但这就够了吗?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童谣偏偏在林小乙入衙后不久出现?

真的只是巧合?

赵雄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他知道,所有的推测都需要验证。而验证的关键,就在那个此刻正因“伤”躺在厢房里的人。

他需要再去见一见林小乙。不是以上司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审视者的身份,去观察,去试探。

他拿起那份短契,吹熄了签押房的烛火,融入廊下的黑暗中,朝着衙役居住的后院走去。

夜更深了,县衙内一片寂静,只有巡更衙役单调的梆子声偶尔传来。

林小乙的厢房里黑着灯,似乎里面的人早己熟睡。

赵雄没有敲门,他只是如同幽灵般,无声地站在窗外,透过窗纸的缝隙,看向里面。

黑暗中,隐约能看到床铺的轮廓,上面似乎蜷缩着一个人形。

但赵雄的目光何等锐利。他很快发现,那床铺上的“隆起”看起来有些不自然,过于僵硬。

他眉头一皱,心中疑窦顿生。轻轻推动房门,房门竟没有闩上,应手而开。

一股淡淡的、尚未散尽的膏药气味传来。赵雄悄无声息地步入房内,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看向床铺——

床上根本没有人!那所谓的“人形”,只是用被子和枕头粗略堆砌出来的伪装!

林小乙不在房里!

他去了哪里?一个脚踝扭伤、受了惊吓的人,深夜不在房中养伤,能去哪里?

赵雄的心猛地一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立刻转身,目光如电般扫过狭小的房间。

房间简陋,几乎一览无余。唯一的桌子上,放着半碗冷掉的汤药和半块干饼。

但就在桌角,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微光下反射出一点极细微的光亮。

赵雄一步上前,将那东西拈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