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研发新军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西山基地的灯火彻夜不息。老张头和他挑选出的匠人们,如同着了魔一般,扑在那些临摹下来的图纸上。笔记中关于重弩、箭簇、甲胄锻造和水力鼓风机的部分,虽然要求苛刻,但原理清晰,步骤明确,远比他们自己摸索要高效得多。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水力鼓风机。利用矿洞附近一条湍急的山溪,匠人们按照图纸打造了水轮、传动轴和木质风箱。当清澈的溪水冲击水轮,通过巧妙的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带动那巨大的皮质风箱“呼哧呼哧”地往特意加固过的小炼炉里鼓风时,所有参与此事的工匠都惊呆了!

炉内的火焰颜色瞬间从暗红变为亮黄,甚至隐隐泛白!温度急剧升高,投入其中的铁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软化、熔化!

“神技!这才是真正的神技啊!”一位老铁匠激动得老泪纵横,他打了一辈子铁,从未见过如此猛烈、持续的炉火!“有了此物,百炼精钢,指日可待!”

老张头更是双手颤抖地抚摸着那简陋却高效的水力装置,“王爷说得对,仙界之术,果真浩瀚无边!”

紧接着,依据笔记中优化过的冷锻法和结构设计,利用新式鼓风机炼出的、品质明显提升的钢材,第一套改良后的甲片和第一把仿制重弩的弩身,也开始在工匠们日夜不休的敲打下,逐渐成型。虽然只是雏形,但其设计之精妙,己经让老张头等人看到了远超当前军械水平的潜力。

沈天没有催促,他知道技术转化需要时间。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些“成果”合理地“变现”,既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力,又不至于引起过度的猜忌。

机会很快到来。

边境的细作证实了沈天的猜测,北狄确实在青石谷大规模开采石炭,并建造了数座巨大的、终日喷吐浓烟的铁炉,产出铁器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显著提升。兵部和枢密院对此忧心忡忡,连续数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气氛凝重。

在一次由皇帝亲自主持的高级军务会议上,沈天作为“特邀顾问”列席。

会议的气氛很沉闷。北狄铁器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前线将士将面临更大的伤亡,边防压力骤增。如何应对?增兵?加饷?还是主动出击?各种方案争论不休,却都难以立竿见影。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际,沈天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皇兄,诸位大人,”沈天起身,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不确定”,“臣弟近日参悟那仙界炼器之术,偶有所得,于凡间铁器锻造之法,略有一二粗浅想法,或可……提升我军械之利。”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怀疑,也有几分期待。这位闲王殿下,总能弄出点新花样。

“哦?九弟又有何奇思妙想?”皇帝沈雨不动声色地问道。

沈天示意侍卫抬上来一个用红布盖着的木盘。他掀开红布,里面并非什么惊世骇俗的神兵,而是几件看起来……有些“不一样”的军械部件。

一件是带着弧形、表面经过冷锻处理、闪烁着幽暗金属光泽的胸甲片,厚度比常规甲片略薄,但敲击之声更加清脆沉实。

一件是结构更加复杂、弩臂采用多层复合材料粘结、带有偏心滑轮省力上弦机构的弩臂。

还有几枚带有三棱血槽和尾翼稳定结构的新式箭簇。

“此甲片,采用冷锻之法反复捶打,结构亦经过优化,在减轻重量的同时,防护力更胜寻常铁甲。”沈天拿起那片胸甲,递给身旁一位武将,“将军可试试手感。”

那武将接过,掂量了一下,又用力掰了掰,眼中露出惊异之色:“确实轻便不少,且极为坚韧!”

沈天又指向那弩臂:“此弩臂设计,可省力上弦,射程与穿透力亦有提升。配合此新式箭簇……”他拿起一枚三棱箭簇,“破甲能力,当有显著增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