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青石谷异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皇兄过奖,臣弟只是尽些绵薄之力。”沈天恭敬接过茶杯,心里却提起了十二分警惕。皇帝突然找他闲话家常,绝不可能只是表扬。

果然,沈雨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听闻前两日,匠作营抓了个意图不轨的杂役?”

消息传得真快!沈天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愤懑:“回皇兄,确有此事!那杂役受人指使,欲在柴房纵火,制造混乱,幸得护卫警觉,才未酿成大祸!臣弟己命人严加审讯,定要揪出幕后主使!”

沈雨点了点头,抿了口茶,慢悠悠地道:“树大招风啊。九弟你如今风头正盛,难免惹人眼红。不过,这等宵小手段,上不得台面,你自行处置便是。”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亭外的荷花池,语气变得有些飘忽:“九弟,你觉得……这满池荷花,为何能出淤泥而不染?”

沈天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谨慎地回答:“因其本性高洁,不随波逐流。”

“本性高洁……”沈雨重复了一句,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沈天,眼神深邃,“是啊,本性至关重要。九弟,你的‘仙缘’,你的‘奇技’,皆源于你的‘本性’。朕希望,你能永远保持这份‘本性’,莫要被这朝堂的‘淤泥’所染,莫要……让朕失望。”

这话语重心长,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警告。皇帝是在提醒他,也是最后一次敲打他——可以有能力,可以搞发明,但必须忠于皇权,不能有不该有的心思,不能与某些“淤泥”同流合污。

沈天后背微凉,连忙起身躬身:“皇兄教诲,臣弟谨记于心!臣弟之本心,唯愿国强民富,绝无他念!”

“坐下吧,不必紧张。”沈雨摆了摆手,脸上又恢复了之前的温和,“朕自然是信你的。对了,龙渊阁去了几次,可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三层……你可曾好奇?”

终于问到三层了!沈天心跳漏了一拍,面上却不动声色:“回皇兄,龙渊阁藏书浩瀚,臣弟学识浅薄,连一二层都未能窥其万一,岂敢觊觎三层秘藏?且臣弟觉得,仙界真谛,或许不在故纸堆中,而在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之间。”

他再次强调了自己“务实”的路线,撇清了对三层的兴趣。

沈雨深深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格物致知,经世致用……说得好。看来九弟是找到自己的道了。去吧,好生做你的事,朕……期待着。”

从御花园出来,沈天的心情比进去时更加沉重。皇帝的每一次召见,都像是一次敲打和试探。他感觉自己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王爷,查到了些关于龙渊阁守阁人的消息。”回到王府,福伯立刻前来禀报,“现任守阁人是个姓吴的老太监,在先帝时期就在龙渊阁当值,性子孤僻,几乎不与外人往来,连陛下都对他礼让三分。至于三层……近十年来,除了陛下特许的几次整理典籍,几乎无人进入。不过……据一个在龙渊阁外围洒扫多年的老宫人隐约提起,大概七八年前,似乎有个云游的老道士,被秘密请进去过一趟,呆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出来了,之后便再无音讯。”

老道士?沈天眉头紧锁。这线索太模糊了。但龙渊阁三层,似乎真的藏着极大的秘密,连皇帝都讳莫如深。

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谜团面前,而谜底,可能关系到他自身的来历,以及这个世界的真相。

“继续查,重点是那个老道士的来历和下落,还有……想办法,弄清楚三层入口的守卫情况和可能的机关。”沈天沉声吩咐。他知道这很冒险,但好奇心和对自身处境的不安,驱使着他必须向前。

就在沈天将注意力转向龙渊阁时,北境传来了新的消息——经过一番激烈的朝堂博弈和各方势力的妥协,北境主帅的人选终于尘埃落定。既不是林雪,也不是沈沐支持的人,而是一位资历老、性格相对中庸、与各方势力都没有太深瓜葛的老将,名为周勃。

这个结果,看似平衡,实则对沈天和林家而言,算是不好不坏。至少,避免了最坏的情况发生。

然而,随同这份任命消息一同传来的,还有另一则不起眼的情报:北狄狼主败退后,并未远遁,反而在边境线以北二百里处,一个名为“青石谷”的地方,频繁调动部落,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更有边境牧民传言,曾在青石谷附近,看到过形貌奇特、不似北狄人的身影出没。

沈天看着这份情报,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不安。

北狄……青石谷……形貌奇特之人……

他总觉得,北境的麻烦,远未结束。而这一次,可能不仅仅是战争那么简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