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攻打集庆3福寿身死蛮海牙子逃跑(第2页)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福寿眼见局势已无法挽回,心中虽有不甘,但仍决定拼死一战。
然而,他身旁的亲卫们深知此刻已是穷途末路,连忙劝道:“福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让我们掩护您撤退吧!”
但福寿却毅然决然地一把推开亲卫,高声喊道:“吾身为守城将领,宁愿与此城共存亡,绝不退缩半步!你们速速离开,莫要再做无谓的牺牲!”
听到福寿这番豪言壮语,亲卫们不禁眼眶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他们深知福寿心意已决,可又怎能忍心弃他而去?
于是,他们紧紧围绕在福寿身旁,齐声高呼:“我等愿与大人共生死,同进退!”这一刻,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
最终,这些亲卫在朱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的围攻下,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血泊之中。战场上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而此刻,只剩下福寿手持长剑,面色冷峻且无比淡定地凝视着将他团团围住的朱军。
就在这时,原本紧密围绕的士兵们像是得到了某种指令一般,纷纷向两侧退让开来,让出了一条道路。只见朱元璋龙行虎步地从这条通道中缓缓走来,他那高大威猛的身影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走近之后,朱元璋停下脚步,用他那双犹如鹰隼般锋锐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福寿。
福寿与朱元璋对视一眼后,心中不禁一颤,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两步。然而,仅仅片刻之间,福寿便重新稳住身形,挺直脊梁。
只见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眸,凝视着眼前一脸坚毅之色的福寿,缓缓开口说道:“福寿啊福寿,咱认为你是条汉子。凭你的本事和能耐,若是能心甘情愿地归顺于咱,咱定会对你委以重任,让你得以施展抱负,成就一番大业!”朱元璋这番话虽说得云淡风轻。
福寿闻听此言,原本紧绷的面庞瞬间涨得通红,一双铜铃般大小的眼睛更是瞪得,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
他怒不可遏地冲着朱元璋大声咆哮道:“哼!你们这群乱臣贼子!我福寿身受陛下隆恩浩荡,又岂能向尔等这般叛逆之徒屈膝投降?今日就算是拼个鱼死网破,到了黄泉路上,我福寿也绝不后悔!更不会有半分屈服之心!”说罢,福寿猛地高高举起手中紧握的长剑,没有丝毫犹豫地朝着自已的脖颈处狠狠抹去。
就在那一刹那间,只听得“噗嗤”一声闷响,一道猩红刺目的血箭喷涌而出,溅洒得到处都是。
福寿的身躯宛伴随着一阵沉闷的巨响,重重地砸落在地面之上,扬起一片尘土飞扬。尽管他的生命之光已经悄然熄灭,但那双原本圆润而明亮的眼睛却依然圆睁着,死死地定格在了前方。
透过那空洞无神的眼眸,可以感受到他最后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直直地望向遥远的北方——那里正是元朝王庭所在之地。
朱元璋静静地伫立在一旁,凝视着福寿倒下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对敌人顽强抵抗的钦佩,也有对这场残酷战争的感慨。
沉默片刻之后,朱元璋缓缓开口道:“此人忠勇可嘉,当以厚礼安葬之。”说罢,他挥挥手示意手下士兵将福寿的遗体妥善处理,并下令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以示对这位英勇敌手的敬意。
安排好福寿的后事,朱元璋转身面向身后士气高昂的军队,振臂高呼:“将士们!城中仍有残余元孽负隅顽抗,随我一同杀进去,彻底剿灭他们!”
话音未落,只见朱字大旗迎风招展,喊杀声震耳欲聋,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继续展开激烈的战斗。
与此同时,在城破之际,那蛮海牙子眼见局势急转直下,心知大势已去。他当机立断,率领着自已的亲信卫队迅速冲向水路,企图借助河流逃离这座即将沦陷的城池。
一路上,蛮海牙子神色慌张,心中暗自思忖:“如今元朝已是风雨飘摇,我若回去,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倒不如前往张士城处寻求庇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他马不停蹄地朝着张士城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