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49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第1页)
很快,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某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公共知识分子”发表长篇微博,
标题耸人听闻:《“智神”与“零”:科技进步外衣下的法治危机与隐私噩梦》。
文中避重就轻,绝口不提冷核聚变技术的划时代意义和抓捕间谍的功劳,
而是大肆渲染“零”随意揭露隐私的“危险性”。
“一个不受任何监管、拥有如此强大力量的神秘个体,
对社会的稳定和法律的尊严,究竟是福是祸?
我们是否正在亲手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一位以“自由主义”标榜的大V在首播中慷慨陈词。
“今天它可以用来抓间谍,
明天它就可以用来监控每一个守法公民!我们还有自由可言吗?”
“我怀疑这个智神的身份,他的技术来源是否正当?
是否违反了国际知识产权公约?”
某个法学教授在访谈节目中义正辞严:
“无论技术多先进,都必须遵守法律!
‘零’随意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
己经严重触犯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网络安全法》!
有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
“智神的技术固然惊人,但零这种随意侵犯隐私的能力,
是对基本人权的巨大威胁!”
这些言论起初只是零星出现,
但很快就在某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下,形成了不小的声浪。
水军下场,刻意放大焦虑;
某些被触碰到利益的资本在背后推波助澜;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也被带了节奏,开始担忧起“隐私问题”。
负面话题开始悄然爬上热搜榜的尾部。
#零是否威胁个人隐私#
#智神技术的边界#
#监管还是放任?#……
这些话题下,充满了各种猜测、质疑和煽动性的言论。
……
然而,所有这些喧嚣、谋划、抹黑……
在零的网络感知中,都如同暗室中的烛火,清晰无比。
每一个IP地址背后的真实身份,每一次资金流转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