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昆仑线索(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希望如同炽热的火苗,刚刚在幸存者们心中点燃,就被林昊一盆“戒备”的冷水浇得摇曳不定。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望着那片近在咫尺、波光粼粼的湖水,喉咙干得冒烟,脚步却如同灌了铅,不敢再向前一步。

斥候小心翼翼地靠近绿洲边缘,借助胡杨林的掩护进行侦查。时间一点点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斥候返回,脸上带着一丝困惑和不确定:“大人,查探清楚了。绿洲里确实有人,但…看起来不像是匈奴人,也不像是月氏人。他们穿着很古怪的粗麻衣服,住着低矮的土屋,好像在…种地?人数不多,大概只有几十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到我们的人靠近,他们好像很害怕,都躲进屋里去了。”

种地?穿着古怪?害怕?

这描述让林昊和众人都愣住了。在这匈奴和月氏势力交错、以游牧为主的区域,出现一个以农耕为主、与世隔绝的小聚落?这太不寻常了!

“大人,或许是某个早年躲避战乱,迁徙至此的小部落?”一名幸存的博士猜测道,“先秦时,或有遗民西迁…”

林昊心中疑窦丛生,但干渴的喉咙和疲惫的身体己经不容他多想。无论如何,水源是当前最重要的。

“保持警惕,队形散开,缓慢进入绿洲。没有命令,不得骚扰居民,不得擅动物品,先取水!”林昊下令。

队伍再次缓缓移动,如同警惕的狼群,小心翼翼地踏入绿洲的范围。

一进入绿洲,一股凉爽的空气顿时扑面而来,与外面戈壁的干燥酷热形成了天壤之别。众人贪婪地呼吸着,感觉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

那片月牙形的湖泊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胡杨林和蓝天白云,美得如同仙境。幸存的郎卫们首先冲到湖边,但并未立刻饮用,而是先仔细检查了水质,确认无毒后,才发出信号。

下一刻,所有人都疯了般扑到湖边,将头埋进清凉的湖水中,大口牛饮,甚至有人激动得哭了出来。这口水,简首是救命的甘霖!

林昊也喝了个痛快,冰凉的湖水顺着喉咙滑下,仿佛滋润了干涸的灵魂。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一边喝水,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

绿洲不大,但植被茂盛,除了胡杨,还有一些耐旱的果树和灌木,甚至开辟出了几块小小的田地,种植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类似黍麦但颗粒更小的谷物。那些低矮的土坯房屋散落在湖边,建造得十分简陋,此刻门窗紧闭,看不到里面的人,但能感觉到有目光从缝隙中透出,充满了恐惧和戒备。

“大人,此地诡异。”一名郎卫低声对林昊道,“这些人似乎极其怕生。”

林昊点点头。他注意到,这些土屋的建造风格、使用的工具(湖边散落的石磨、木犁),都透着一股极其古朴、甚至原始的气息,与秦朝的工艺水平相差甚远。而且,他们的语言…刚才似乎听到屋里传来几声急促的、语调古怪的呼喊,完全听不懂,不像是匈奴语或羌语。

一个与世隔绝、保持着古老生活方式的失落部落?

林昊心中一动,忽然想起了那幅丢失的古地图和“昆仑墟”的传说。难道…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吩咐道:“取够水,喂饱马匹骆驼,但不得损坏庄稼,不得惊扰居民。我们就在湖边扎营,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那些土屋。”

命令被严格执行。秦军士卒们虽然好奇,但纪律严明,只是默默地取水、饮马、照顾伤员,搭建临时营地,对那片居住区保持了足够的距离。

或许是看到秦军没有恶意,半晌之后,一间土屋的门吱呀一声,推开了一条小缝。一个须发皆白、脸上布满皱纹和刺青的老者,颤巍巍地探出头来,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审视。

林昊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他阻止了想要上前护卫的郎卫,独自一人,缓缓地向那间土屋走去,脸上尽量露出和善的笑容,双手摊开,表示自己没有武器。

那老者看到林昊走近,明显更加紧张,几乎要缩回去。

林昊在距离屋门还有十步左右的地方停下,用尽量温和的语气,尝试着用匈奴语问道:“老人家,我们是从东方来的旅人,并无恶意,只想取些水,歇歇脚。”

老者眼神茫然,显然听不懂。

林昊又尝试了几个他知道的边陲部落的词语,老者依旧摇头,嘴里发出几个急促而古怪的音节。

语言完全不通!

林昊皱起眉头。他想了想,从怀里摸出一块随身携带的、作为干粮的黍米饼,又指了指湖边他们那些即将成熟的、类似黍麦的庄稼,做了一个交换和吃的动作。

看到食物,老者的警惕似乎稍微降低了一点点,但他依然没有开门,只是反复说着一个词,并指着天空和西周的山峦,表情带着敬畏。

林昊仔细分辨着那个词的发音,似乎像是“…崑…仑…?”

昆仑?!!

林昊的心脏猛地一跳!差点失声叫出来!

这些人知道昆仑?!难道这里真的和昆仑墟有关?!

他强压下激动,努力模仿着老者的发音:“昆…仑?”

老者听到林昊说出这个词,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一下,激动地点着头,指着西方更远处连绵的雪山,嘴里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话,虽然听不懂,但那个“昆仑”的词汇反复出现!

有门!绝对有门!

林昊立刻转身,对营地喊道:“拿些丝绸和盐来!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