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西行使团(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咸阳宫乃至整个秦帝国的官僚机器,都因为秦始皇一纸寻仙求药的狂热旨意,而高速运转起来。

丞相府、少府、卫尉府(暂代)、中车府…各个衙门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齿轮,围绕着“寻仙使团”这个核心,疯狂地调配着资源和人手。无数的竹简文书往来飞驰,各级官吏忙得脚不沾地。

林昊作为嬴政亲封的“寻仙使”,名义上的使团最高负责人,反而成了相对“清闲”的一个。他的职责主要是“规划”和“审核”,具体的事务自然有李斯、赵高麾下的精干吏员去执行。

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兰池宫里,对着那幅残破的古地图和系统提供的【详细西域地图】(他只能偷偷对照,不敢拿出来)进行研究,不断“回忆”并补充着“忘语道人”关于西方路途的“见闻”,然后将其转化为使团的行进路线建议和注意事项。

他提出的要求,几乎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精通地理堪舆的博士?调!博士宫里几位皓首穷经、对《山海经》、《穆天子传》倒背如老的老博士被“请”了出来,虽然对长途跋涉叫苦不迭,但面对始皇的旨意和探寻昆仑的诱惑,也只能硬着头皮加入。

熟悉西北的向导?找!少府和黑冰台动用了所有关系,从边境郡县、甚至从归附的胡人部落中,重金招募了十几名号称“闭着眼也能走出沙漠”的老向导。

精锐卫士?派!中车府和黑冰台抽调了三百名最精锐的秘探和武士,个个身手不凡,经验丰富,精通骑射和搏杀,负责护卫使团安全。带队的是黑冰台一位声名不显却眼神锐利如鹰的校尉,名叫“黑羽”。

医官、驮夫、车夫…全部都是优中选优。

物资方面更是奢侈:五十辆特制的、加固了车轴和车轮的坚固马车;两百匹耐力极佳的河西骏马和一百峰健壮的骆驼;堆积如山的粮食、肉干、清水(林昊特意要求了大量皮囊和木桶);精良的兵器甲胄;御寒的毛皮衣物;以及海量的绢帛、笔墨、测量工具…

嬴政几乎是不计成本地投入,仿佛要将整个帝国的精华都浓缩进这支使团里。

在这忙碌的筹备中,各方的势力也悄然渗透进来。

李斯不动声色地安排了几个丞相府的嫡系文书官进入使团,负责记录和后勤管理,显然是要掌握使团的一举一动。

赵高更是首接将心腹干将——“黑羽”和他率领的三百精锐,牢牢钉入了使团的护卫核心。这支力量,明为保护,暗地里恐怕也负有监视林昊,并确保“仙缘”信息第一时间传回赵高手中的任务。

林昊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无力改变,只能利用自己“规划审核”的权力,悄悄地将李平(丞相府书吏)和另外两个他用金币收买的低阶官吏,安排进了相对重要的文书和物资管理岗位,算是埋下了几颗可能有用的棋子。

他还特意去了一趟少府工坊。新弩的量产己经步入正轨,他以“使团远行,需强弩护卫”为由,特批了五十张最新式的蹶张弩和大量弩箭装备使团。梓公等老匠师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更是偷偷塞给他几张结构更加精巧、威力更大的手弩图纸和几把样品,叮嘱他关键时刻防身。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出发的日子,定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

咸阳城外,渭水之滨,旌旗招展,人马喧嚣。

规模庞大的使团己经集结完毕。三百黑冰台锐士骑着高头大马,盔明甲亮,肃杀无声,如同黑色的磐石阵列在前。后面是装载着物资的马车和骆驼队伍,蜿蜒如长龙。那些老博士和官吏们则坐在较为舒适的马车里,面带忧色或兴奋。

咸阳城的百姓被官兵拦在远处,好奇地张望着这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却又目的神秘的队伍,窃窃私语,猜测着他们要去往何方。

嬴政并没有亲自来送行,但派赵高带来了旨意和赏赐:擢升林昊为“代左庶长”(虚衔,但地位提升),赐节杖,总领使团一切事宜,沿途郡县需全力配合,并再次强调了寻获仙踪的重要性。

林昊身穿特制的使者官服,手持代表皇帝权威的节杖,站在队伍最前方。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而威严。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统领”如此多的人马,心中不免忐忑,但更多的是对前路未卜的凝重。

赵高宣完旨,走到林昊身边,皮笑肉不笑地低声道:“林大人,此番西行,任重道远呐。陛下可是寄予厚望…黑羽校尉及其麾下,皆是百战精锐,定能护得大人周全。大人有何需求,或有何…发现,皆可随时通过他们报与咱家知晓。”话语中的监视意味毫不掩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