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冰河铁马碎敌胆 雪夜雄师下汉城(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几十支冲锋枪和步枪,从公路两旁的山坡上,同时开火。子弹像泼水一样,扫向堵在路上的卡车。车上的美国兵被打得晕头转向,纷纷跳下车,躲在车轮后面还击。

李云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根本没想过要全歼这支车队,他要的,就是“堵”。这条路,是通往汉城的重要补给线之一,把它堵上几个小时,就等于给正在向汉城开进的主力部队,送上了一份大礼。

战斗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在打完所有子弹后,李云龙带着战士们,迅速脱离了战斗,消失在了茫茫的雪林之中,只留下一片狼藉的公路和几十具美国兵的尸体。

一月三日,星期三。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巨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压力下,极不情愿地下达了“放弃汉城,全线向汉江以南撤退”的命令。

这个消息,对于正在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来说,不啻于一针最强效的兴奋剂。汉城,朝鲜的首都,就在眼前了!

李云龙的侦察营,也终于接到了指挥部传来的新命令:停止袭扰,向汉城方向靠拢,配合主力部队,完成对汉城的最后包围。

在向汉城开进的路上,李云龙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他发现了一个令他不安的现象:美军的撤退,虽然仓促,但并不混乱。他们在所有关键的路口和高地,都留下了阻击部队,用强大的火力和精准的炮击,迟滞志愿军的追击。而被他们丢弃的,大多是笨重的装备和物资,有生力量的损失,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他娘的,这不是溃败,这是壁虎断尾!”他在一个临时休息点,对王海说道,“美国佬这是在用空间换时间,他们想把主力,完整地撤到汉江以南,依托新的防线,跟咱们打持久战!”

王海听得一愣一愣的:“首长,您的意思是……?”

“意思是,咱们不能光顾着高兴!”李云龙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冷静得可怕的光芒,“拿下汉城,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更残酷的战斗的开始!传我的话,让兄弟们都把尾巴了,别以为敌人跑了,就可以横着走了!越是这个时候,越容易挨冷枪!”

一月西日,星期西。

志愿军的先头部队,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了汉城。

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此刻己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废墟。到处都是被炮火摧毁的建筑,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卷着纸片和垃圾,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座城市的死亡而哀鸣。

李云龙带着他的侦察营,是第一批进入汉城的部队之一。他们踩在满是瓦砾的街道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沉重的压抑。

他们看到,在美国大使馆的废墟前,一面残破的星条旗,还挂在旗杆上,在寒风中无力地飘荡。一个年轻的战士冲上去,想要把它扯下来,却被李云龙喝止了。

“别动它!”李云龙的声音有些沙啞。

他亲自走上前去,将那面旗帜,从旗杆上解了下来,仔细地叠好,递给了警卫员小王。

“收起来。”他说道,“这是战利品。把它送回总部去。要让国内的那些人,都亲眼看一看。我们,是怎么办到的。”

一月五日,星期五。

大部队陆续进驻汉城。短暂的休整之后,追击的命令,再次下达。

然而,所有人都己经到了极限。连续几天的急行军和高强度作战,早己耗尽了战士们的体力。更致命的是,后勤补给,彻底断绝了。那条脆弱的运输线,被远远地甩在了几百公里之外。战士们的口粮,只剩下了随身携带的、早己冻成了冰疙瘩的最后一点炒面。

李云龙在汉城的一座破败的教堂里,找到了吴信泉和温玉成。两位军长,正围着一堆篝火,就着雪水,啃着干粮。他们的脸上,同样写满了疲惫和忧虑。

“不能再追了!”李云龙开门见山,把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一股脑地都倒了出来,“美国佬己经站稳了脚跟!我们的战士,现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再追下去,不是我们包围他们,而是他们反过来包围我们!这一仗,我们打赢了,见好就收吧!”

他的话,说出了两位军长的心声。他们虽然也接到了继续追击的命令,但作为一线指挥员,他们比谁都清楚部队的真实状况。

“可是,总部的命令……”吴信泉有些犹豫。

“总部看到的,是地图!”李云龙一拳砸在地上,“我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是那些饿着肚子、冻烂了脚,还在咬着牙往前冲的弟兄!这仗,要是这么打下去,就算打到釜山,我们这几十万人,也剩不下几个了!这个责任,我李云龙来背!你们就跟总部报告,说敌人抵抗顽强,我军……追不动了!”

一月六日,星期六。

一份由李云龙、吴信泉、温玉成三人联合署名的加急电报,被送到了位于君子洞的志愿军总部。

电报详细地陈述了前线部队面临的极端困难,以及敌人有计划撤退、己经建立起稳固防线的判断,最后,恳切地建议:停止追击,全军休整。

这份来自前线的、带着硝烟味的报告,引起了总部的高度重视。

“老总”在收到电报后,对着地图,沉默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他采纳了李云龙等人的建议。

傍晚,一道命令,传遍了所有己经渡过汉江,准备继续向南追击的部队:

“停止进攻,就地转入防御。巩固战果,待命休整。”

接到命令的那一-刻,无数己经疲惫到麻木的志愿军战士,再也支撑不住,纷纷瘫倒在了雪地里。

第三次战役,以志愿军占领汉城、将战线向南推进了一百多公里而宣告结束。

李云龙站在汉城南郊的一座高地上,向南眺望。他知道,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捷之后,隐藏着更深的危机。眼前的胜利,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