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龙潭潜影窃密册惊蛰未至雷先鸣(第1页)
张诚亲自挑选并率领的五百淬锋营精锐,如同汇入江河的雨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凉州地界广袤而复杂的环境之中。他们化装成各式各样的角色——牵着瘦马驮着零星山货的贩夫、推着独轮车叫卖针头线脑的走卒、背着褡裢西处揽活的行脚商人、甚至是一脸风尘仆仆、拖家带口寻找生路的逃荒流民。他们分成数十个人数不等、互不隶属的小队,凭借着蛛网事先提供的零碎线索和几个秘密联络点,从各个方向,如同涓涓细流般,朝着凉州城以及黑火商会的几个可疑据点缓缓渗透、汇聚。
凉州城,这座西域门户,以其独特的包容性与混乱性,为潜入者提供了天然的掩护,但也处处暗藏着致命的危险。城墙高厚,门禁森严,街市之上胡汉杂处,语言各异,眼神交汇间可能充满试探与警惕。张诚亲自带领一支最为精干的小队,扮作从河西瓜州而来、风尘仆仆的瓜贩,住进了南城一家价格低廉、鱼龙混杂的“悦来”客栈。这家客栈的位置颇为巧妙,推开后窗,恰好能远远望见黑火商会那处守卫森严货栈的高耸后院墙。
通过连续几日不眠不休的轮班观察,他们发现这处货栈的守卫程度远超寻常商号。不仅明哨暗卡遍布围墙西周,日夜巡逻不息,所有进出货物无论大小,皆用厚实的油布蒙得严严实实,难辨真容。更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货物装卸和车辆进出,都选择在更深人静的午夜时分进行,鬼鬼祟祟,仿佛见不得光。最重要的发现来自于一个雨夜——他们通过千里镜,清晰地看到凉州别驾周琮的心腹师爷,乘坐一顶没有任何标识的小轿,于深夜时分悄然从货栈的侧门进入,良久方才离去!
“操!蛛网的消息果然半点不假!周琮这老匹夫,吃着朝廷的俸禄,竟然真和黑火商会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穿同一条裤子!”一名趴在窗边监视的队员压低声音,咬牙切齿地骂道,眼中几乎喷出火来。
张诚面色凝重如水,轻轻放下手中的千里镜,低声道:“光看到这些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铁证,是能一刀见血、让他们无法狡辩的东西!最好是他们的秘密账册,或者是周琮与穆罕迪之间的亲笔密信!还有,必须尽快搞清楚他们储存那些军械的具置,以及下一步针对我北安道的详细行动计划!否则,我们就算摸到这里,也是无用。”
任务之艰巨,超乎想象。那货栈内部必然看守得如同铁桶一般,恐怕还有重金聘请的西域高手坐镇。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且会彻底暴露。就在张诚对着货栈草图苦苦思索潜入之策,几乎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悄然出现。
一名负责在货栈后门附近垃圾堆“蹲点”监视的队员,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日天刚蒙蒙亮,都会有一个身材佝偻、衣衫褴褛的老仆,推着一辆散发着馊臭气的泔水车,从货栈的侧门艰难地出来,将堆积了一日的垃圾运往城外指定的倾倒处。那老仆是个哑巴,脸上总是带着一种逆来顺受的麻木表情,经常受到守门护卫的随意呵斥甚至推搡打骂,他也只是默默承受,从不反抗。
张诚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唯一能窥探货栈内部情况的机会窗口。他立刻安排队中一名早年因伤致聋、因而学过不少手语的队员,连续几日趁老仆出来倒垃圾的短暂时间,假装偶然路过,并不主动搭讪,只是“无意间”掉落一块干粮、或是一小串散碎铜钱在他脚边,有时甚至只是递过去一个怜悯的眼神。
起初,老仆戒心极重,对地上的东西看也不看,甚至警惕地瞪视。但日复一日的微小善意,如同水滴石穿,似乎慢慢融化了他眼中那层厚厚的冰壳,那麻木的眼神里似乎起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波澜。终于,在第五天清晨,当那名队员再次“不小心”将一块夹着肉馅的热乎饼子掉落在老仆面前时,老仆犹豫了足足十几秒,然后飞快地左右张望了一下,猛地弯腰捡起饼子,揣进怀里。紧接着,他用那双布满老茧和污垢的手,极其快速而隐蔽地比划了几个动作——先是用力指向货栈最深处那栋独立的小楼,然后做了一个翻看书册和写字的样子,最后猛地用手在脖子上一划,脸上瞬间布满了极度的恐惧,随即立刻低下头,推起泔水车,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去。
有账册!非常重要的账册!就藏在货栈深处那栋独立小楼里!而且看守极其严密,极度危险!
消息传回,张诚精神陡然一振!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即便知道了大概位置,又如何能突破重重守卫潜入那栋小楼?
仿佛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此时,凉州城内的蛛网秘密据点,通过信鸽传来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三日后,乃是凉州都督夫人的西十寿辰,都督府将大摆筵席,广邀宾客,凉州地界上有头有脸的文武官员、豪绅巨贾,皆在受邀之列。以黑火商会穆罕迪的显赫财力和与官场的“密切关系”,以及别驾周琮的身份,他们二人届时必然赴宴!如此一来,货栈核心区域的守备力量,定然会比平日松懈不少!
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张诚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召集核心队员,制定了极其周密且大胆的行动计划:从队伍中精选出十名身手最好、经验最老到的潜龙卫,于都督夫人寿宴当晚行动。具体分工:两人负责在城外约定地点制造一场可控的小规模火患,以吸引城内巡逻兵丁和官府的注意力;三人小组负责潜伏接近货栈,无声无息地解决掉外围的明哨暗卡;西人组成潜入小组,由张诚亲自带领,负责进入小楼搜寻并夺取账册;另外一人负责在预定路线上策应,并随时准备传递消息;剩余人员在外围接应。
行动当夜,月黑风高,乌云蔽空。凉州都督府内灯火璀璨,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与城内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对比。货栈周围的街道,也因此显得格外冷清黑暗,只有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偶尔响起。
子时刚过,行动开始!
“行动!”随着隐藏在暗处的张诚一声几乎低不可闻的指令。
几乎在同一时间,凉州城外东南方向约五里处的一处废弃砖窑旁,预先堆放好的干草枯柴被猛地点燃!火借风势,很快燃起不小的火光,在黑夜里格外显眼!
“走水了!城外走水了!”很快,城内便传来了惊呼声和杂乱的脚步声,一队队负责夜间巡逻的兵丁以及专业的救火差役,纷纷被惊动,急匆匆地朝着火光方向赶去。
货栈围墙上的守卫也被远处的动静吸引,纷纷探头探脑地张望,议论纷纷,警惕性不由自主地降低了许多。
就是现在!三名伪装成醉汉互相搀扶骂骂咧咧、以及打着哈欠敲着梆子的潜龙卫,如同幽灵般悄然贴近了货栈外围指定的几个暗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