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声名鹊起(第1页)
《天龙八部》的首播,如同一场精准引爆的文化炸弹,其威力远超江瑾辰的预料。
几乎是一夜之间,“神仙姐姐”王语嫣和她的扮演者“刘亦菲”这个名字,以燎原之势席卷了大街小巷。报纸娱乐版、电视综艺、学校课堂、甚至菜市场闲聊,到处都能听到关于这个惊为天人的新晋少女的讨论。
她的剧照被复印、放大,贴满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床头;关于她家世、经历、甚至喜好的一切细节都被媒体和粉丝用放大镜检视,衍生出无数或真或假的传闻;她清纯绝美的形象成了某种符号,满足了这个时代对古典美少女的所有幻想。
真正的“爆红”,来了。
江瑾辰通过电视和报纸,清晰地感知着这股汹涌的浪潮。他为她高兴,这是她应得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深刻的认知:她己彻底跃入了一个他无法轻易触及的轨道。
他们的短信联系并没有因为首播夜的互动而变得频繁。相反,再次中断了。
他知道原因。她的时间己经被彻底碎片化,并被严格管理。采访、代言、杂志拍摄、新的剧本邀约……无数双手推着她,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在星光大道上。她的手机,想必大部分时间都掌握在助理或母亲刘晓莉手里。
偶尔,在深夜,他可能会收到一两条极其简短的、仿佛从缝隙里挤出来的信息。
「今天拍广告吊了一天威亚,骨头要散架了。」「背台词背到头晕……」「又长了一颗痘痘:(」
没有上下文,没有期待回复,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疲惫下的呓语和宣泄。
江瑾辰总是会很快回复,问她伤得重不重,提醒她注意休息,或者说一句“痘痘很快会好”。但大多数时候,这些回复都像投入深海的石子,得不到任何回响。
他并不意外,也不再像最初那样失落。他理解她所处的漩涡。他只是默默地保存好每一条她发来的碎片化信息,像收集星光碎片,拼凑着她忙碌而耀眼的生活轨迹。
他的生活也同样被“豌豆荚”的极速扩张填满。
蓝驰的资金像汽油注入引擎,让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奔。新办公室迅速坐满,技术团队扩容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性能瓶颈,市场推广全面铺开,“豌豆荚”这个品牌开始出现在公交站牌、地铁通道和主流网站的广告位上。
用户量几乎是指数级增长,服务器每天都在承受甜蜜的折磨。合作的开发者越来越多,平台生态逐渐繁荣。
江瑾辰作为公司的核心和对外形象,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台前。科技媒体的专访、行业论坛的邀请纷至沓来。他不得不学习如何更好地面对镜头,如何用更精炼的语言阐述公司的愿景,如何应对那些尖锐或刁钻的问题。
“天才少年”、“科技新锐”、“豌豆荚之父”……各种各样的头衔和标签被媒体加诸在他身上。他的照片开始和那些早己成名的互联网大佬们出现在同一版面上,虽然位置通常不那么起眼。
一次行业峰会后的酒会上,他甚至被一位颇有分量的业内前辈拍着肩膀说:“年轻人,很有想法,我看好你。以后说不定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劲敌啊!”
周围响起善意的笑声。江瑾辰谦逊地回应着,心中却波澜渐起。
他知道,自己不再是无名小卒。他和他所创立的东西,正在被这个行业看见,并逐渐获得认可。
这是一种与她的星光截然不同,却同样实实在在的“声名”。
偶尔,在某个财经新闻的边角,会出现关于“豌豆荚”和江瑾辰的报道。
而更多的时候,在娱乐版的头条,是刘亦菲惊艳亮相某个国际品牌活动的消息,妆容精致,举止得体,己然有了巨星雏形。
两条平行的声名线,在2003年北京的春天里,各自喧嚣,各自闪耀。
他们像两颗沿着不同轨道高速运行的行星,各自吸引着不同的目光,承受着不同的压力,也享受着不同的荣光。
交集甚少,却都在以各自的方式,野蛮生长。
江瑾辰站在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中关村日渐繁华的街景。手机里,是她刚刚发来的一条没头没尾的短信:
「又要进组了。这次是电影。」
他回复:「恭喜。什么题材?」
他知道,可能又得不到回复了。
但他依旧看着窗外。
这里,是他的战场。
而她,在另一个战场,同样征战正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