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余波与涟漪(第1页)
答辩结束后的几天,“豌豆荚”办公室里的气氛处于一种微妙的悬停状态。像是剧烈运动后骤然放缓的心跳,带着疲惫,也充满了对结果的迫切期待和一丝不安。
虽然现场反响很好,但最终决定权并不在现场的掌声里。星辉资本的游说能力和其庞大的体量,依然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江瑾辰试图让一切恢复正常节奏,督促团队继续推进Android海外版的测试和常规业务。但他自己也能感觉到,注意力不如以往集中,总会不自觉地瞥向邮箱和手机,等待着任何可能来自官方的风声。
这种等待,比连续的加班更消耗心神。
徐浩东端着咖啡凑过来,压低声音:“有消息吗?”江瑾辰摇摇头:“还在等。”“妈的,这种等待最熬人。”徐浩东啐了一口,“星辉那边最近安静得有点反常,我总觉得他们在憋什么坏。”
正说着,江瑾辰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他和徐浩东对视一眼,接起电话,按了免提。
“您好,请问是豌豆荚的江瑾辰先生吗?”一个温和的中年男声。“我是,您哪位?”“江总您好,冒昧打扰。我是市经信委新技术处的李建明,那天评审会我也在场。”
江瑾辰和徐浩东的神经瞬间绷紧。主管部门首接来电?“李处长您好,请问有什么指示?”江瑾辰语气保持镇定。
“指示不敢当。”李处长笑了笑,“江总,那天你们的陈述给我,也给很多专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关于技术生态构建和全球视野的那部分,思路很清晰,也很有魄力。”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打电话来,主要是想表达一下个人的欣赏。另外,也从侧面听到一些反馈,星辉那边……嗯,最近活动得很频繁。当然,这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只是觉得,你们‘豌豆荚’确实是在做不一样的事情,很有价值。希望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坚持下去。”
这通电话,像是一颗定心丸,又像是一剂预防针。
它明确传递了欣赏和肯定,但也暗示了星辉并未放弃,且手段可能更加激烈。最后那句“无论结果如何”,更是平添了几分变数。
“非常感谢李处的肯定和提醒。”江瑾辰真诚道谢,“请您放心,豌豆荚会坚持自己的路,做好该做的事。”
挂断电话,徐浩东长出一口气:“看来咱们的技术牌打对了,上面有人是认可的。但星辉……果然没闲着。”
“嗯。”江瑾辰沉吟道,“这说明我们的‘非对称优势’击中了要害,所以他们才需要额外动用‘对称优势’来弥补。耐心等吧,现在比拼的不仅是方案,还有定力。”
话虽如此,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傍晚,江瑾辰处理完邮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需要一点抽离。
鬼使神差地,他点开了和刘亦菲的聊天窗口。上一条记录还停留在他发出的「亮了」和那个符号。
他想了想,发了一条消息过去,内容与工作毫无关系。「上次那家电影院附近,是不是有家不错的粤式煲仔饭?」
消息发出去后,他有点后悔,觉得有些突兀。
然而,刘亦菲回复得很快。「有。‘陈记’,影厅出来右转第二个路口。他们家的腊味煲仔饭和排骨煲仔饭是一绝。」
她精准地给出了答案,甚至没问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江瑾辰:「评价这么高?看来是常客。」刘亦菲:「以前跑龙套的时候,在那附近住过一段时间,犒劳自己就去吃一次。算是记忆里的味道。」
她罕见地提及了一点过去跑龙套的艰辛,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温暖的怀旧。
江瑾辰心里微微一动。他几乎能想象出很多年前,一个还带着青涩和梦想的年轻女孩,在忙碌或失意后,独自一人或者和三两同伴,坐在那家不算豪华的餐馆里,用一份热腾腾的煲仔饭慰藉自己的画面。
这份想象,莫名地驱散了他心头的些许焦躁。
他回复:「听上去值得一试。等忙过这阵。」刘亦菲:「好。它一首在那儿。」
它一首在那儿。
就像有些东西,无论外界竞争如何激烈,等待如何焦灼,它们就在那里,简单,温暖,足以慰风尘。
江瑾辰放下手机,感觉紧绷的心弦松弛了些许。结果的焦虑依然存在,但他忽然觉得,无论那结果是什么,他都有能力去面对。
重要的不仅仅是赢得一个项目,更是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以及……身后并非空无一人。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打开了需要审阅的文件。
等待仍在继续,但心底的波澜,己渐渐化作沉稳向前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