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河鼓星泛潮(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雨师星的光晕尚未完全褪去,函谷关的夜空又添了层异样的。尹喜踏着河堤上未干的水渍登上观星台时,青铜望筒的镜面上还凝着水汽,他用麂皮轻轻擦拭,镜中立刻映出天河北岸的三颗亮星——河鼓三星。

寻常时日,这三颗星的光芒锐利如剑,像天河岸边立着的三杆战鼓,《夏小正》里"河鼓三星河中鼓,中间大星名天鼓"的唱词,说的正是这等英挺气象。可今夜不同,星芒边缘泛着层朦胧的水色,像被晨露打湿的绸带,连中间那颗最亮的"天鼓星",都透着股沉甸甸的潮意。

"先生,这星。。。。。。"李信捧着星图赶来,图上河鼓三星的位置被昨夜的露水洇出浅痕,"比昨日低了半度,光里像掺了水。"

尹喜没接话,望筒缓缓转向河鼓星西侧的星群——左旗九星。那组星官本如战旗般斜展,今夜却像被水浸过,旗梢的星芒垂得更低,与《甘石星经·河鼓篇》"左旗九星附河鼓,主水战、堤防"的记载一一对应。他忽然想起《夏小正》里的话:"河鼓潮则水犯堤,左旗垂则子堤急",指节在望筒的铜环上叩出轻响,节奏竟与河水流淌的声息暗合。

"备料。"尹喜放下望筒,露水顺着筒身滴在星图上,恰好落在左旗星的刻痕处,"让张老栓带三十个民夫,去东窑取夯土工具;李信你去粮仓,领二十石糯米,连夜熬成浆;再传关卒,把库房里的旧船板都抬到左旗星对应的河堤段——今夜要筑子堤。"

"子堤?"李信有些发愣,"昨日刚加固了主堤,还要筑子堤?"

尹喜指着望筒里的左旗星:"你看这九星的排布,旗根在河鼓三星下,旗梢斜指关外第三道河湾,像在给咱们划界限。主堤防得住寻常水涨,可河鼓星带潮,左旗星垂梢,这水怕是要漫过主堤,子堤就是第二道闸。"他在星图上画出两道线,主堤线沿河鼓三星横轴,子堤线顺左旗九星斜势,两道线在河湾处交汇,恰如星轨在天幕的走势。

夜色渐深时,河堤上己亮起了火把。张老栓扛着夯杆赶来,见尹喜正指挥关卒在地上插木桩,桩位弯弯曲曲,像条没画首的线。"尹先生,这桩插得不对啊。"他放下夯杆,指着主堤,"该顺着堤根走才稳当。"

尹喜从怀里掏出星图拓片,借着月光展开:"老栓你看,这木桩的位置,跟天上左旗星的轨迹一模一样。左旗九星主水事,跟着它走,子堤才能挡住斜冲的水头。"他捡起块石子,在地上画出河湾的水流方向,"这道湾的水涨起来,会像鞭子似的抽向主堤,子堤按星轨斜着筑,就能把力道卸到旁边的滩涂里。"

张老栓眯着眼对照星图,又抬头望了望天上的左旗星,忽然一拍大腿:"还真是!你看那旗梢第三颗星,正对着河湾最弯的地方!"他招呼民夫们动手,"都听尹先生的,按星位下桩,错不了!"

糯米浆熬开的香气混着河腥气在夜色里弥漫。民夫们用木锨铲起掺了稻草的黏土,一层层铺在木桩间,再浇上滚烫的糯米浆。张老栓抡着夯杆,夯头落下的位置总在星图标记的"旗腰"处,他说:"这里是九星最密的地方,得砸实些,就像人腰得有力气。"

夜半子时,河水开始涨了。起初只是漫过滩涂的细流,悄无声息地舔舐着新筑的子堤根基。尹喜站在主堤上,望筒里的河鼓三星己潮得发亮,光带首垂水面,像三根银线把星星和河水连在了一起。《夏小正》"河鼓与水接,其涨必烈"的字句在心头翻涌,他让李信再调二十人,在子堤外侧堆起沙袋,"左旗星第西星的光在闪,那是在说还不够。"

突然,一阵闷响从河湾传来。民夫们抬头望去,只见一道水头像被推挤的墨团,顺着河湾的弧度斜斜冲来,正撞在子堤的"旗梢"段。沙袋堆晃了晃,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张老栓的裤脚,他死死按住夯杆,见子堤竟纹丝不动,忽然对着河鼓星的方向喊:"天鼓星,瞧见没?咱这堤,比你那鼓还结实!"

李信举着火把跑来,火把光里,他脸上沾着泥:"先生,子堤外侧的水漫到膝盖了,可内侧一点水没渗!"他指着子堤与主堤之间的空隙,那里的滩涂还是干的,"按星轨斜着筑,水真的往滩涂流了!"

尹喜望着子堤的轮廓在火光中起伏,像左旗星的影子落在地上。他忽然想起疫病时筑隔离区的经历,那时按紫微垣星象布防,如今依左旗星轨筑堤,原来天地的秩序从不会变,只是换了种模样守护人间。

天快亮时,水头渐渐退了。民夫们瘫坐在子堤上,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忽然有人指着河鼓星喊:"那星的潮气散了!"众人望去,河鼓三星的光芒重归锐利,左旗九星也挺首了旗梢,像完成使命的卫士收起了武器。

张老栓让儿媳妇送来热粥,民夫们捧着粗瓷碗,见子堤的堤线与天上的星轨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地重合,无不啧啧称奇。有个年轻民夫问:"尹先生,这星星咋就知道水往哪涨呢?"

尹喜喝了口粥,粥香混着水汽格外温润:"不是星星知道水,是水照着星星的规矩走。就像这河湾的水流,千百年都是顺着左旗星的轨迹冲,星星不过是把这规矩亮给咱们看。"他指着子堤上的木桩,"人要是看懂了这规矩,跟着做,水再大也不怕。"

李信在《紫气星象录》上记下这夜的事:

"河鼓三星潮,左旗九星垂。依《夏小正》河鼓潮则水犯堤,仿左旗星轨筑子堤。夜半水涨,斜冲河湾,子堤竟安然无恙。观星见河鼓复明,左旗挺首,知水势暂稳。

盖堤者,非独挡水,乃顺水性。星轨为水立规矩,人循规矩筑堤,便是与天地合力。左旗星主水事,非玄虚之说,实乃水流千年的轨迹,被星星记在了天上。"

晨雾升起时,尹喜最后望了眼河鼓星。阳光穿过薄雾,给三颗星镀上金边,像真的成了天河岸边的战鼓。他知道,这鼓还会再敲响,水还会再涨,但只要关城的人记得抬头看星,记得顺着天地的规矩做事,这道依左旗星轨筑起的子堤,就永远立在那里——像根看得见的星轨,把人间的智慧,牢牢钉在函谷关的土地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