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岁星透云光(第1页)
夏至的雨连续下了七日,函谷关的紫气被裹在湿雾里,像块拧不干的蓝布。观星台的紫石地面渗着水,"岁星"的刻痕里积着浅浅的水洼,倒映着铅灰色的天——这颗主"福德、丰稔"的吉星,己被云层遮了整整半月,按《甘石星经·岁星篇》"岁星隐,德气藏",关城的疫病也恰在此时达到最烈,隔离区的棚屋从二十间加到五十间,医工们熬药的铜锅从十口增至二十口,仍赶不上新增病人的速度。
"关令,西棚又添了八个重症,"张诚的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他眼窝深陷,袍角沾满药渣的污渍,"医工说药石快无效了,有几个病人开始说胡话,喊着岁星怎么还不出来。。。。。。"
尹喜站在观星台的栏杆边,望着隔离区的方向。那里的湿雾中飘着无数药汤的热气,与雨雾交融成白茫茫的一片,像幅被打湿的画。他攥着《夏小正》的手微微发颤,指尖反复划过"岁星为阳德之精,所临之国无灾"的字句,心里清楚,百姓盼的不只是一颗星,是能活下去的指望。
雨在午时忽然停了。不是渐渐变小,是骤然收住,像有人用手捂住了云的嘴。湿雾开始散退,一缕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挤出来,斜斜照在函谷关的城头上,将垛口的铜铃镀上层金辉。尹喜猛地抬头——只见东南方的云层裂开道豁口,一颗明亮的星子正从豁口处透出光来,黄中带青的光芒像熔化的玉,穿过雾气首落关城,正是隐了半月的岁星!
"岁星!是岁星出来了!"观星台的小吏失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哭腔。
尹喜举起青铜望筒,望筒里的岁星格外清晰:星芒呈放射状,边缘带着淡淡的光晕,按《夏小正》"岁星所在处,安宁无祸殃",这光芒比寻常所见要盛三倍,像在刻意穿透云层传递生机。《甘石星经·岁星占》"岁星临邦,灾疫减半"的记载此刻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成了跳动的火焰,在他心头灼灼燃烧。
"张诚,快!"尹喜的声音因激动而发紧,"让医工把所有熬好的药汤都搬到城头,放在岁星光照得到的地方!"他指着城头被阳光照亮的区域,那里恰是岁星投影的位置,"《甘石星经·药象篇》说岁星气入药,力增十倍,快去吧!"
张诚应声飞奔而去。尹喜望着岁星,只见它的光芒越来越盛,云层的豁口也越来越大,周围的紫气被染成青黄色,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忽然想起老子西出函谷时,岁星也曾这样大放光明,那时的光芒带着超脱的淡,此刻的光芒却带着入世的暖,像位久别的亲人,正伸手抚摸苦难中的关城。
城头很快摆满了铜锅陶瓮,药汤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岁星的光芒穿过水汽,在药汤表面形成细小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医工们起初半信半疑,可当他们搅动药汤时,竟发现水面浮着层极淡的青黄色雾气,聚而不散,用指尖触碰,带着微微的暖意——正是岁星的星气。
"关令,这雾气。。。。。。"老医工颤巍巍地伸出手,雾气在他掌心凝成颗小水珠,落地时竟发出"叮咚"的轻响,像玉石相击。
尹喜望着水珠落下的地方,那里的青砖缝里钻出株新绿的草芽,在阳光下舒展叶片。"这是岁星的德气,"他轻声道,"天地有大德,总在最危难时降下生机,就像这颗星,看似躲在云后,实则从未离开。"
暮色降临时,岁星仍悬在天际,光芒虽稍减,却始终明亮。医工们将吸收了星气的药汤分装成无数陶碗,送往隔离区。尹喜跟着走到棚屋,见每个病人接过药碗时,都会先对着岁星的方向拜一拜,哪怕虚弱得站不稳,也会让家人代为行礼。
"关令您看,"张诚指着一个说胡话的病人,那人喝下药汤后,眼睛竟慢慢睁开了,嘴唇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真的有用!"
尹喜俯身查看,见病人的额头己不那么烫,呼吸也平稳了些。他望向药碗,碗底还沾着些青黄色的星气残留,像没融化的糖。"不是药突然变神了,是岁星的德气借药汤入了体,"他对围拢的医工说,"就像黑暗中点燃的灯,星气是灯芯,药是灯油,合在一起才能照亮病区。"
次日天未亮,隔离区就传来了好消息。第一个喝了岁星照过的药汤的病人退了烧,能坐起来喝粥了;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到辰时清点时,竟有大半病人的高热退了下去,说胡话的也清醒了大半,连医工都惊叹"从未见过这么快的药效"。
尹喜再次登上观星台,岁星仍在发光,只是位置向西移了些,光芒也恢复了常态。他让小吏取来一碗昨夜的药汤,放在阳光下观察——碗里的星气虽己淡去,却在碗底留下圈极细的青黄色纹路,像枚微型的星图。《甘石星经·气感篇》"星气入物,必留其痕",原来这不是幻觉,是真实的星力与药力相融。
"关令,百姓们都在城头摆了供品,说是要谢岁星。"宋平走来,脸上带着久违的笑意,狱讼册上的新增病例第一次降到了个位数,"还有人编了歌谣,唱岁星出来雾散开,药汤甜甜病就走。。。。。。"
尹喜望向城头,果然见无数百姓在岁星的投影处焚香跪拜,供品里有新摘的瓜果,有舍不得吃的馒头,还有孩子画的岁星画像,歪歪扭扭却透着虔诚。他忽然明白,岁星的光芒不仅能入药,更能入心——当百姓看见那颗星,就像看见黑暗中的灯,慌乱的心绪自会安定,而安稳的心神,本就是最好的药。
他在《紫气星象录》上写下:
"夏至日,雨止,岁星透云光临函谷。依《夏小正》,令药汤受其光照,次日患者退热过半,星气入药液可见。此非星能治病,乃德气入人心,人心安则病邪退。岁星者,非仅吉星,是天地示人的信标——告诉世人,纵有危难,生机终在,如星虽隐于云,光芒从未熄灭。"
写完,他合上竹简,望着岁星渐渐西沉。云层重新合拢,却不再是铅灰色,而是带着淡淡的青黄,像被岁星的光芒染过。隔离区传来百姓的笑谈声,与城头的铜铃声、观星台的漏刻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种温柔的节奏。
尹喜知道,疫病并未彻底结束,但岁星己劈开了浓雾。就像这被星气浸润过的药汤,不仅治好了身体的病,更治好了人心的慌。只要这颗星还在天上,只要关城的人还信着那束光,函谷关就终能等到疫气散尽、紫气长明的日子。
暮色中,最后一缕岁星的余晖落在观星台的刻痕上,将"岁星"二字照得发亮。尹喜轻轻抚摸着刻痕,忽然觉得这星不是悬在天上,是种在每个等待黎明的人心里,只要心存希望,它就永远不会被云层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