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防御加固危机潜藏(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陈林盯着主控台最后一行绿色状态码跳出来,手指在确认键上停了半秒才按下去。警报灯由红转黄,蜂鸣声收尾得干脆利落,像被掐住了脖子。

“三重防御体系修复完成,转入黄色战备。”零的声音平稳响起,“巡逻组己按新算法执行扰动路线,每小时变更一次。”

“电源组那边呢?”陈林没抬头,目光扫过B-03和B-07的输出曲线,波形还在轻微抖动。

“更换模块己接入,剩余进度78%。电解质活性恢复中,预计八分钟后稳定。”

“别等它自己醒。”陈林调出工程日志,“查一下这批电池是什么时候部署的。”

零光球微闪:“追溯完成。B组模块于末日第41天安装,当时避难所二期扩建,能源需求激增。原始记录显示——所有单元出厂检测合格,无异常。”

陈林冷笑:“合格?那现在怎么一个比一个抽风?”

“不排除长期低温运行导致材料疲劳。”零顿了顿,“但共振干扰的可能性仍存在。若对方掌握避难所结构模型,完全可以通过特定频率诱发内部应力集中。”

“所以不是墙被人割了一刀,”陈林靠向椅背,“是整栋楼都在被人轻轻晃。”

通讯频道咔哒一声接通。

“北闸清障结束。”秦岳的声音带着点喘,“最后一个通风井焊死了,顺手把‘闲人免进’的牌子也钉上了。这回就算丧尸想钻,也得先拿牙啃铁皮。”

“干得不错。”陈林说,“那个装置带回来了?”

“揣兜里了。”秦岳拍了两下,“塑料盒装着,没通电,保险起见我还裹了层锡纸。你要现在看?”

“等会儿。”陈林看向零,“启动声波扫描阵列,对北侧山体做深层成像。我要知道那根线到底通到哪儿去了。”

“正在激活地下传感网络。”零回应,“调用林宇设计的动态校准程序进行信号过滤,避免误判。”

屏幕切换为地质剖面图,灰蓝色的声波投影缓缓推进岩层。几秒后,一条细如发丝的红色轨迹浮现,从排水管接口一路向下,深入十六米后戛然而止。

“终点坐标匹配成功。”零播报,“位于第8章塌方形成的天然溶洞延伸区,该空洞曾作为临时储水仓使用,后期因渗水废弃。”

陈林眯眼:“他们把设备埋进了咱们的老地基里。”

“更准确地说,”零补充,“是在利用废弃设施建立隐蔽通道。低频脉冲可穿透岩层,激活预设节点。如果对方己在内部布设响应装置……威胁等级将大幅提升。”

“那就别让他们再打地下的主意。”陈林打开权限面板,“授权你接管全部地下传感器,设置反向监听陷阱。一旦捕捉到同类信号,立即锁定源头。”

“指令己执行。”零光球亮度微增,“同时建议启用‘静默协议’:关闭非必要对外广播,切断所有闲置通信端口,防止信号外泄。”

“关。”陈林挥手,“连厕所排气扇的控制信号都给我加密。”

秦岳在频道里笑了一声:“你这是打算把自己活埋啊?”

“我只想搞清楚。”陈林盯着那条终止的红线,“为什么他们突然不敲了。”

频道安静了一瞬。

“什么意思?”秦岳问。

“上一秒还在试探、切割、留字条,下一秒全停了。”陈林指尖轻敲桌面,“就像……考官收卷前的最后一分钟,突然扔了笔。”

“说不定是怕了?”秦岳说,“看见你把防线修得跟铁桶似的,溜了。”

“怕的人不会留下摩斯码。”陈林调出档案库,“把刚才那段残影调出来,叠加频谱分析。”

零迅速投影出模糊的划痕图像,经过增强处理后,几道长短不一的刻痕显现出来。

“初步判定为摩斯码片段。”零说,“内容不完整,仅识别出两个字符:‘S’与‘C’,或为缩写、代号。”

“SC……”陈林低声重复,“深根?种子点?还是别的什么?”

他没继续猜,而是切回系统日志界面,逐帧回放过去十二小时的所有通信记录。画面滚动到凌晨三点十七分时,他抬手暂停。

“这里。”

零立刻放大那一段数据流:“检测到0。3秒的加密信号残留,频段为旧式应急信道,格式与‘深根计划’密钥碎片高度相似。”

“他们不仅懂我们的语言。”陈林嘴角微扬,“还想往我们脑子里塞东西。”

“建议立即封锁该频段,并植入诱饵数据包。”零说,“下次接入时可反向追踪IP物理位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