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血尸与玉碧(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仔细观察石棺内部和周围,用撬棍轻轻拨弄了一下衣物,确认没有机关。这才小心翼翼地用一块布包着手,将那块玉璧取了出来。入手温润细腻,带着一丝奇异的暖意。

就在玉璧离开石棺的瞬间,整个墓室突然剧烈震动起来!比刚才爆炸引起的震动还要猛烈!

“不好!要塌了!”柱子脸色大变。

“快跑!”我收起玉璧,拉着林薇就往我们进来的通道口冲。然而,通道口上方己经开始大块大块地掉落岩石!

“这边!”柱子眼尖,发现墓室另一侧的石壁上,似乎有一道被震开的裂缝!

我们三人连滚带爬地冲向裂缝。裂缝不大,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柱子率先挤了进去,然后是林薇。我最后一个,刚把身子挤进去一半,只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一块巨大的落石砸在了我刚才的位置,整个墓室开始全面崩塌!

“山哥!”柱子和林薇在裂缝那头焦急地大喊。

我被卡在裂缝里,碎石不断砸在身上,尘土呛得我睁不开眼。求生的本能让我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拼命向前挤。终于,在裂缝彻底被堵死的前一秒,我狼狈地滚了出来。

外面是刺眼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我们竟然首接穿过了山体,从山的另一侧出来了!身后是不断坍塌的山壁,烟尘冲天而起。

我们三人瘫倒在草地上,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浑身是伤,狼狈不堪,但都还活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感还没持续多久,林薇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薇薇,你怎么了?”我急忙看去。

只见林薇的左手手臂上,不知何时被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伤口边缘泛着一种不正常的青黑色,正缓缓渗出暗红色的血珠。她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眼神有些涣散。

“刚才…挤裂缝的时候…好像…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她虚弱地说。

我心头一沉。墓里的东西,尤其是伤人的东西,往往带着尸毒或者更邪门的东西!我立刻撕下衣服布条,紧紧扎住她伤口上方,防止毒素蔓延。

“必须尽快送她去医院!”柱子背起林薇,我则紧紧攥着那块温热的玉璧,心中充满了不安。秦岭鬼哭岭的探索,代价太大了。老张头的线索断了,只得到这块诡异的玉璧和林薇的伤。而这块玉璧,又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数月后,1983年秋,洛阳)

林薇手臂上的伤在医院治疗了足足两个月才稳定下来,但那条青黑色的痕迹始终没有完全消退,偶尔在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医生也查不出具体原因,只说是某种罕见的毒素残留。她变得有些沉默,时常对着那块玉璧发呆。

那块玉璧,我们找了好几个懂行的“掌眼”看过,都说是稀世珍宝,西周顶级贵族甚至王族才可能拥有的礼器,价值连城。但没人能说清那上面的凤鸟纹具体代表什么。更奇怪的是,玉璧的背面,刻着几个极其古老的、类似甲骨文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符号,连林薇这个历史系高材生都认不全,只勉强认出其中一个像是“洛”字。

我们本想出手玉璧,换一笔钱安稳度日。但麻烦接踵而至。先是有人暗中跟踪我们,接着是文物局的人找上门来,旁敲侧击地询问我们是否在秦岭发现过什么“特殊”文物。显然,我们在鬼哭岭闹出的动静(尤其是那场爆炸),引起了官方的注意。黑市上也有人在悄悄打听一块“带凤鸟纹的白玉璧”。

风声鹤唳之下,我们三人躲在洛阳郊区一个租来的小院里,不敢轻易露面。柱子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我则研究着那块玉璧和仅存的线索——那个“洛”字,以及林薇从墓室壁画上临摹下来的兽首面具图案。

一天,林薇在翻阅一本关于商周时期方国历史的冷门资料时,突然指着一幅插图激动地说:“你们看!这个符号!这个面具!”

插图里是一个名为“有洛氏”的古老方国的图腾标记,那标记的形状,竟然和玉璧背面的一个符号极其相似!而旁边描绘的祭祀场景中,大祭司戴的面具,也和林薇临摹下来的兽首面具如出一辙!

“有洛氏…洛水…洛阳!”我脑中灵光一闪,“那块玉璧背面的‘洛’字,指的就是这个有洛氏?他们的祖地,难道就在洛阳附近?”

“很有可能!”林薇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有洛氏是商代晚期一个非常神秘且强大的方国,后来被周所灭,关于他们的记载极少。传说他们崇拜一种‘地母’邪神,祭祀仪式极其血腥残忍…如果他们的王族陵墓在洛阳附近…”

线索似乎连上了。秦岭西周墓里的玉璧,指向了洛阳附近更古老的有洛氏王陵!那里,或许能找到解除林薇身上毒素的方法,或者,揭开那青铜簋和诡异悬棺的秘密。

就在我们准备着手调查洛阳周边的古墓线索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门。是一个自称姓吴的古董掮客,他带来了一件东西——一枚锈迹斑斑的青铜箭头,箭头的形制极其古老,上面刻着一个微缩的、狰狞的兽面纹。

“几位,听说你们在找‘有洛’的东西?”吴掮客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这箭头,是从邙山一个刚被雨水冲塌的老坟里露出来的。那地方…邪性得很。”

邙山!自古就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说法,那里是历代帝王将相埋骨的风水宝地,地下古墓层层叠叠,数不胜数!

新的探索,似乎己经无法避免。林薇手臂上的青痕,在听到“邙山”二字时,似乎又隐隐作痛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