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张玲的私心(第1页)
在厂里面吃过晚饭,桌上的碗筷还没撤净,张玲就有些坐不住了。她先是看了看窗外渐暗的天色,然后状似无意地对着阿亮的方向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桌上的人都听见:“阿亮啊,你家那条大黄狗,这两天咋没见着影了?别是跑丢了,你不得早点回去看看?”
这话听着是关心狗,实则是在明里暗里地催促阿亮该回家了。阿亮愣了一下,憨厚地点点头:“哦,是得回去看看。”他本就话少,也没多想,便起身跟高伟打了个招呼,先走了。
阿亮前脚刚走,张玲后脚就紧跟着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服:“我也得回去了,家里还有点活儿没干完。”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看着两人一前一后离去,高伟的丈母娘张贵莲也起身去厨房收拾了。院子里只剩下高伟、王春兰和李梦。王春兰望着张玲消失的方向,撇了撇嘴,压低声音对高伟和李梦说:“看吧,玲嫂子这肯定是追着阿亮灌迷魂汤去了!她心里慌着呢!要是阿亮真跟张蒙丽结了婚,她家那些砍柴、挑水、修修补补的力气活,谁给她干?到时候啥不得她自己动手?”
李梦接过话茬,带着点看透世事的语气:“她家那位在外面,估计也不是不知道玲嫂子和阿亮这点事儿,只是装糊涂罢了。玲嫂子那么强势,他在家时屁都不敢放一个。反正家里有阿亮这个‘长工’免费干活,他在外面赚了钱落个清闲,两头都不耽误,他乐得自在呢!”
王春兰把声音压得更低,带着点神秘兮兮的表情:“我听说啊,她老公在外面也没闲着!跟一个厂里的女的,在那边也搭伙过着呢!咱们没在南方待过不知道,听说那边这种情况可普遍了,叫什么‘临时夫妻’,都是寂寞凑一块儿过日子,谁还谈什么真情实意?”
高伟听着,不由得点了点头。她们说的这些,他深有体会。南方工厂里那种基于孤独和生存压力而结合的露水姻缘,他见过太多。毛姐当年和他的关系,又何尝不是那种环境下的产物?那里更像是一个情感的荒漠,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脆弱而现实。
再说张玲,她快步追上还没走远的阿亮,和他并肩走在昏暗的村巷里。到了阿亮那间简陋的小屋,她熟门熟路地跟了进去。
关上门,张玲立刻换上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开始给阿亮“分析”利弊:“阿亮,你傻啊!你不想想,何叔为啥这么着急上火地想让你跟张蒙丽和好?还不是瞅着你老实、能干,想把你拴住,以后好给他们家当牛做马,给他养老送终吗?张蒙丽那边还带着个孩子,你这一结婚,立马就当现成的爹,还得替别人养儿子!这不明摆着拿你当冤大头吗?”
她见阿亮低着头不吭声,又加重了语气:“张蒙丽那女人,有第一次跑,就有第二次!她在外面野惯了,能安心跟你在这山沟沟里过日子?万一她哪天又嫌穷怕苦,拍拍屁股再跑了,你到时候人财两空,找谁哭去?”
看阿亮脸上露出挣扎的神色,张玲顺势拉起阿亮粗糙的手,声音放软,带着几分蛊惑:“再说,你看看张蒙丽现在那样子,憔悴得跟什么似的,哪还有当年半点水灵?哪比得上……”她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张玲这一番连哄带吓加贬低,确实让阿亮内心刚刚被高伟说动的那点念头又动摇了,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矛盾。他确实对张蒙丽还有旧情,但也害怕再次受伤,更被张玲描绘的,他将要面对的悲惨未来吓住了。
这一晚,张玲没有回自己家。她留在阿亮那里,轻车熟路地温存之后,更多的精力花在了继续给阿亮“洗脑”上,反复强调着和张蒙丽复合的风险,巩固着自己的影响力。
新的一天,在厂房里忙碌的间隙,阿亮瞅准机会,把高伟拉到一边,眉头紧锁,吞吞吐吐地把张玲昨晚那套说辞复述了一遍,只是他没有告诉高伟那是张玲说的,而说成了是自己想的,最后苦恼地说:“你看我想的…也不是没道理。我…我心里是还有点放不下蒙丽,可我也怕…怕再折腾一回,真就啥也没了。”
高伟静静听完,心里明镜似的。他看得出阿亮的纠结,也知道这些都是张玲给他灌的迷魂汤。同时他也是看清了张玲纯粹的自私算计——她根本不在乎阿亮的幸福,只在乎自己是否会失去一个便利的劳力。
高伟沉思片刻,拍了拍阿亮的肩膀,给出了一个破局的方案:“你的顾虑我懂。但这事,关键在于你怎么做才能掌握主动。我倒有个主意:你别急着谈婚论嫁。你先主动去找何叔,提出认他当干爹!这样一来,你照顾他们爷孙,名正言顺,是尽干儿子的孝心,不是当冤大头。等关系处稳了,你和张蒙丽感情也培养得差不多了,再提结婚。到时候,你养何叔是理所应当,何叔也会更真心把你当自家人。张蒙丽的孩子,你视如己出,将来也是个依靠。反正你现在也是一个人,多了这门亲戚,只有好处。这样,就算…我是说万一,张蒙丽那边再有啥变故,你和何叔、孩子的情分还在,你不亏。”
高伟这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像一盏灯照亮了阿亮心里的迷雾。阿亮不傻,只是被情感和担忧困住了。他仔细琢磨着高伟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是啊,掌握主动,先把名分和道义占住,而不是被动地被别人推着走。
阿亮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重新有了光:“我明白了!我知道该咋办了!”他心中对张蒙丽的情谊,终于压过了恐惧,而高伟的策略,给了他走下去的勇气和底气。一场围绕阿亮的情感争夺,似乎因高伟的介入,初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