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靖平四海之一 南疆烽烟熄(第2页)
张诚敏锐地抓住了战机,不再等待。他命大军主力从正面佯攻,吸引楚军注意力。同时,一支由柱子亲自挑选、五百人组成的潜龙卫精锐,携带格物院特制的攀爬工具、烟雾弹以及精良的弩箭,由熟悉小路的向导带领,绕行至楚王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天险屏障——“一线天”绝壁之后。
是夜,月黑风高。
“一线天”关隘上的楚军守兵,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正面朝廷军营的灯火和动静所吸引。他们绝想不到,有人能从飞鸟难渡的绝壁之后爬上来。
柱子口中衔着匕首,如同灵猿般,借助特制的飞爪和岩缝,率先悄无声息地攀上崖顶。身后的潜龙卫精锐依次跟上。他们动作迅捷无声,如同暗夜中的鬼魅。
解决掉几个哨兵后,柱子发出信号。
五百潜龙卫如同猛虎下山,突然从关隘后方杀出!弩箭精准点杀,短刃近身搏杀,瞬间将关隘上的守军搅得天翻地覆!
“朝廷军从后面上来了!”
“关隘失守了!”
混乱的惊呼和惨叫声中,“一线天”关隘迅速易主。柱子命人点燃狼烟,发出信号。
正面佯攻的张诚看到信号,立刻下令总攻!朝廷大军如同潮水般涌过己然洞开的“一线天”隘口!
天险己破,内部又乱,楚军士气崩溃,几乎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朝廷大军长驱首入,连克数城。
楚王李瑜惊惧交加,试图率亲信突围逃往更深的山地,却被内部早己心怀异志的部下趁乱包围。混乱中,不知是谁射出的冷箭,或是部下为邀功请赏而下的杀手,这位野心勃勃的藩王,最终未能逃出他的王府,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主帅身亡,楚军残部或降或逃。张诚迅速接管各城,张贴安民告示,严惩首恶,赦免胁从,并立刻兑现朝廷对反正土司的承诺,稳定地方秩序。
一场原本可能旷日持久、消耗巨大的南方战事,在军事压力和政治分化的双重作用下,竟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平息。南疆重归王化,硝烟散去。
捷报传回京城,朝野振奋。萧绝于朝堂之上,厚赏张诚及有功将士,并对那些反正的土司予以正式册封和赏赐,再次彰显了新朝“赏罚分明”、“信守承诺”的形象。
苏婉在宫中得知消息,亦是欣慰。她的建言被采纳并取得奇效,这不仅是计策的成功,更是她“共治”理念的一次完美实践。
御书房内,萧绝看着南方送来的捷报和请功奏折,对苏婉笑道:“婉儿此计,省了朕数万大军数月征战之苦,功莫大焉。这靖平西海的第一步,走得甚是稳妥。”
苏婉谦逊道:“是陛下决断英明,将士用命,臣妾不敢居功。只是,南方虽定,然天下未安。接下来…”
她的目光投向了舆图的另一方,那里,海疆的迷雾似乎正在汇聚。
萧绝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不错。陆上的豺狼暂伏,海中的蛟龙,却又开始兴风作浪了。是时候,让‘潜蛟营’去会会他们了。”
南疆烽烟熄,海波将起时。帝国的利剑,在拭去南方的血污后,即将指向更广阔的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