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节奏之外(第1页)
名声如同细小的涟漪,开始悄然扩散。训练结束后,开始有零星的中国留学生或当地华人球迷守在训练馆外,用带着口音的中文或英语呼喊他的名字,索要签名。林凡有些意外,但总是尽量满足,签名的笔迹还带着一丝青涩。
“凡哥!加油!”
“Lin,weloveyou!”
这些简单的鼓励,让他感到一种沉甸甸的温暖,也提醒着他,自己承载着一些额外的期待。
然而,NBA的赛场从不缺乏教训。一场对阵防守纪律严明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比赛,给了林凡当头一棒。
马刺队助理教练的战术板上,显然写上了他的名字。当他作为轮换上场时,对位他的不再是随意的单防,而是布鲁斯·鲍文——这个联盟中最擅长纠缠、挑衅和利用规则的外线防守铁闸。
鲍文几乎不给他任何轻松的接球机会,用不间断的身体接触和小动作打乱他的节奏。每一次无球跑动,都像在荆棘中穿行。林凡试图呼叫挡拆,但马刺的换防默契无比,总能及时掐断他的传球路线。
一次试图突破,鲍文精准地切在他运球的节奏点上,虽然没断下球,却让他一个踉跄,险些失误。另一次,他在底角获得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空档,但鲍文的扑防快得惊人,长臂完全遮住了他的视线。
“菜鸟,这里不是夏季联赛了。”鲍文在他耳边低语,语气冰冷。
那一节,林凡如同梦游,一次出手被封盖,两次传球被破坏,个人数据挂零,还赔上了一次进攻犯规。马刺趁机打出一波小高潮。
他被换下时,脸色不太好看。坐在板凳上,他用毛巾盖住头,能清晰地听到场内一些零星的嘘声和质疑。
“看吧,碰到真正的防守就原形毕露了。”
“他还是太嫩了。”
禅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他下场时拍了拍他的后背。
这场比赛,湖人最终憾负。林凡的数据惨淡:0分,1助攻,2失误。赛后,他拒绝了所有采访,径首走回了更衣室。
回到公寓,挫败感依旧萦绕。他打开电视,体育新闻里正在回放他被鲍文封盖和造进攻犯规的镜头,解说员客观但尖锐地分析着他面对高强度防守时的稚嫩。
手机震动,是泰勒。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
电话那头没有立刻说话,似乎在听他那边的动静。“嗯……我猜,你今晚可能不想讨论挡拆战术?”她的声音很轻,带着试探。
林凡苦笑一下:“今晚我被拆解了。”
“我看了最后几分钟集锦,”泰勒说,语气里没有安慰,反而带着一种理解,“听起来有点像我第一次在大型颁奖礼上唱错拍子。全世界好像都在那一刻盯着你,告诉你‘你不够好’。”
林凡沉默着,她的比喻意外地精准。
“但那又怎样呢?”泰勒的语气忽然变得坚定起来,“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你还是得回到录音棚,或者,回到你的球场。失败的歌我会撕掉重写,那你呢?”
那我呢?林凡握了握拳头。被鲍文锁死的画面在脑中回放,那些小动作,那些防守陷阱……
“我会把它录下来,”林凡深吸一口气,声音恢复了平静,“反复看,找到每一个可以破解的地方。”
电话那头传来泰勒轻快的笑声:“我就知道!这才是你!记住这种感觉,林,它会让你的下一首‘作品’——我指的是球场上的——更加有力。”
这次通话没有解决任何技术问题,却奇异地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他意识到,有人理解这种在聚光灯下挣扎的感受,并且相信他能走出来。
第二天,林凡早早来到训练馆,找到了助理教练,索要了昨晚比赛的录像带,特别是他与鲍文对位的所有回合。他把自己关在录像分析室里,一帧一帧地复盘。
【战术模拟(初级)启动。模拟目标:破解布鲁斯·鲍文防守策略。】
在系统的辅助下,他反复推演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更快的出球,利用掩护的时机变化,以及……在被完全锁死时,如何更聪明地无球跑动为队友拉开空间。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太依赖于持球和组织,当这一招被掐死,就失去了威胁。他需要更加全面,更需要懂得在逆境中,用其他方式帮助球队。
训练中,他不再执着于持球进攻,而是刻意增加了无球掩护和空切练习。他开始明白,在NBA这个最高舞台上,适应性与韧性,有时比单一的技术更加重要。
这场失利,像一根刺,扎疼了他,也让他更加清醒。声名如同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起伏的波浪中,真正站稳脚跟。
他的目光,越过这次挫折,投向了下一个对手,下一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