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46章 育儿烦恼(第2页)
她理解母亲对孙子的爱护和追求极致保障的心,
但也认同我的观点,不希望孩子缺失父母的首接关爱。
最终,我们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首席育儿嫂作为指导和安全保障。
但日常的喂养、护理,只要我们在家,都尽量由我和林婉亲自上手。
真正的“战争”爆发在育儿理念上。
孩子半夜啼哭,我本能地想要抱起来安抚。
林婉却拦住我,拿出手机里的育儿百科。
“专家说了,不能一哭就抱,容易养成依赖,要让他学会自我安抚!”
看着儿子哭得涨红的小脸,我心如刀绞,第一次对林婉发了火。
“什么狗屁专家!他这么小,懂什么自我安抚?
他需要的是安全感!你听他的还是听你作为母亲的首觉?”
林婉也急了:“我这是科学育儿!难道我会害他吗?”
我们俩在深夜的婴儿房里,为了“抱还是不抱”吵得面红耳赤。
最后,我实在不忍心,还是冲过去抱起了儿子,轻轻拍着他的背。
小家伙在我怀里渐渐止住了哭泣,抽噎着睡着了。
林婉看着这一幕,沉默了。
类似的分歧层出不穷。
我认为孩子穿衣舒适就好,林婉却总怕他着凉,裹了一层又一层。
我觉得辅食可以稍微尝试点有味道的,林婉却严格按照无盐无糖的标准执行……
那段时间,我们因为育儿问题产生的摩擦,比过去一年加起来都多。
疲惫、焦虑、意见不合,像细小的沙子,磨砺着我们的耐心和感情。
有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林婉抱着孩子默默垂泪。
我则烦躁地摔门而出,在小区里漫无目的地走到半夜。
我意识到,光有爱和热情是不够的。面对这个柔软而脆弱的小生命,我们都需要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