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以酒会友(第1页)
崇祯元年六月中旬,松江商会的交友酒会终于召开,让李勇意外的是松江府的陈知府也来了。陈知府踏入商会正厅时,腰间翡翠双螭佩撞得叮当作响。他圆润如满月的脸庞泛着熟透的蜜色,两腮赘肉随着笑声颤动,左颊那缕山羊须却绷得笔首,像蘸饱墨汁的狼毫悬在唇边。圆框水晶眼镜后,一双细眼眯成细缝,瞳仁却亮得骇人,倒像是窥见了账本底层的银钱暗流。
织金麒麟布服裹着矮胖身躯,麒麟在团花锦缎上张牙舞爪。当他俯身拨弄紫檀算盘时,鼻尖沁出的汗珠滚落在翡翠扳指上,那抹血沁便顺着指节纹路蜿蜒,恍若青龙盘柱。
在与陈知府的交流中,莫学贵展示了自家的酒品,并邀请知府大人品尝。陈知府品尝后,对酒品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勇看到了知府大人眼中的精光闪闪。官场中人,都知道酒是什么东西,这可是社交中的利器。
其实在来之前,李勇就托人给知府大人送酒过去,陈知府本不会参加这些乱七八糟的商人活动,但为了这酒,必须来。
“李百户,这酒不错,生产难吗?产量如何?利润如何?”
我切,三连问啊,李勇心想这哥们真有意思,来得正好。
“不瞒大人,利润惊人,能有九成利!”
“嗤!”陈知府,吸口凉气,这李百户也有意思
两人目光迅速交汇,同时说“一起合作如何?”
“哈哈哈!”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妥。
“我们二八分账如何?”
三分钟过后李勇与知府大人一见如故,相交莫逆,真是一丘之貉。
“从今天起,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陈知府拍着李勇肩膀,李勇抽出500两银票,这是这两个月的分红,陈大人先拿着,年底再一起核算。陈知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手法娴熟地收下,李勇感叹,官场真是人才辈出,选对了人,就怕他不要。
临走时,李勇给陈知府送上一打香水,送夫人及夫人的官场朋友们,钓鱼工程启动,这官家的太太们,只要都用上,这市场不就来了,必须贵,要贵得离谱就对了,哼哼,我的东西是这么好拿的。
松江城文昌阁前厅内,十二张乌木翘头案呈北斗状排列,案头青瓷笔洗里浮着半融的残墨。正中神龛供着褪色的文昌帝君像,泥塑金身裂开细纹,香炉里积着三寸厚的灰烬,混着昨夜未熄的烛泪。东壁悬着文徵明真迹《停云馆帖》,西墙却歪斜地钉着几张《几社策论》残卷,纸边焦痕似遭火燎。
十二盏错金银博山炉错落摆放,炉中沉水香与劣质松烟墨混作一气。学子们或踞坐蒲团,或倚着酸枝木靠枕,袖口沾着蟹爪菊的朱砂染料——原是方才争辩时碰翻了案头颜料。最惹眼是东南角那架紫檀木屏风,屏面《漕运弊案堪舆图》被朱笔勾画得血迹斑斑,墨迹顺着竹篾缝隙渗进屏风夹层。
忽闻穿堂风掠过檐角铜铃,震得案头《农政全书》哗啦翻动。光影在"均田免赋"西字上颤抖,惊醒了蜷在《几何原本》上的白猫,它弓背跃上神龛时,碰翻了供桌上的松子糖罐,碎瓷声里混着此起彼伏的"圣人垂鉴"
中庭大院内,十几个学子正轻摇折扇,品茶品酒,激扬文字,点评天下。这是金山酒坊赞助的复社活动,李勇步入院内,目睹了众多名人,包括张溥、陈子龙、方以智和沈星奕等,他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群非凡历史名人。
这时,他才突然想起,上海徐家汇有一位大明科技巨擘徐光启。这些文人大都是徐光启的学生,他们拥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张溥等人深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弋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因此联络西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此得名“复社”。同时,复社还带有香山同社的一些关于改革政治,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的主张。
“各位,我们复社的当前使命是要与朝廷诸公,上下携手,誓要倒阉党!”张溥激动地讲述着。
“对,要坚决倒阉党!”。。。。。
李勇插不上话,正好看到一位青年书生,不修边幅,对会上内容显得无精打采,便悄悄地靠近过去。
“不知先生贵姓?为何在此独自品酒?”
“这酒真好,不知如何酿制,真是神奇!哦,我叫沈星奕,字润天。”
“在下,李勇,字云天,此酒是经过蒸馏。”“什么是蒸馏?”
。。。。。。
“好钢如何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