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玉启镜门(第1页)
磷光幽幽,映照着地下洞穴中诡秘的景象。简陋的白骨码头,随波轻晃的羊皮筏子,以及水中那些身披残甲、保持挣扎姿态的森白骸骨,无不诉说着此地的危险与不祥。空气中弥漫着水腥味、腐木味和一丝极淡的、令人不安的腐朽气息。
周衍的心沉了下去。渡水是接近巨镜的唯一途径,但眼前的景象明确警告着,这片看似平静的黑色湖水下,隐藏着致命的威胁。那些辽代士兵的骸骨,就是血的证明。
林晓晓也看到了水中的骸骨,吓得脸色发白,下意识地抓紧了周衍的衣角:“这水里……有东西?”
周衍凝重地点点头:“恐怕是的。但这是我们唯一的路。”他胸口的玉佩传来的牵引感愈发清晰坚定,首指洞穴另一侧被黑暗笼罩的湖面方向,那里应该就是巨镜的正下方。
他仔细观察那艘羊皮筏子。筏子由干燥充气的整张羊皮捆扎在木架上制成,结构原始却结实,似乎经常被使用,并非千年古物。这让他稍稍安心——至少筏子本身应该是可靠的。
“我过去检查一下筏子,你在这里等着,注意水下。”周衍低声对林晓晓交代,然后极其小心地、一步步踏上那由巨大兽骨和黑色朽木搭建的码头。
码头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仿佛随时都会散架。周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每一步都轻如鸿毛。好在码头虽然看起来摇摇欲坠,却意外地坚固,承受住了他的重量。
他快速检查了系着皮筏的绳索,是坚韧的牛筋绳,捆扎得十分牢固。皮筏也没有明显的破损漏气迹象。
“看来能用。”周衍稍微松了口气,回头对林晓晓示意。
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昏迷的陈老也转移到了码头上。过程中,周衍的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漆黑的水面,那些磷光下的骸骨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
准备就绪,周衍先一步踏上皮筏。筏子微微下沉,晃动了几下,但浮力足够。他稳住身形,然后协助林晓晓将陈老小心地安置在筏子中央相对平稳的位置。
最后,林晓晓也战战兢兢地踏了上来。皮筏增加了重量,吃水更深,但依旧稳稳浮在水面。
解开缆绳,周衍用一根准备好的长木棍充当船篙,试探着水深。木棍很快没入水中,深不见底。他谨慎地用力一撑,皮筏晃晃悠悠地离开了码头,向着玉佩指引的方向,向着洞穴深处的黑暗缓缓漂去。
一离开码头范围,周围的光线瞬间暗了下来,只剩下水中那些幽蓝绿色的磷光藻类提供着极其微弱的光亮,勉强勾勒出洞穴顶部垂下的钟乳石和两侧湿滑岩壁的轮廓。皮筏仿佛漂荡在无垠的宇宙深渊,唯一的方向就是胸口那枚冰冷玉佩的牵引。
水声在空旷的洞穴中被放大,皮筏划水的轻响,水波拍打岩壁的回音,交织在一起,更衬出此地死寂般的宁静。林晓晓紧张地抱着膝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漆黑的水面,生怕下一刻就有什么东西从水下冒出来。
周衍同样全神贯注,一边撑筏,一边警惕西周。他能感觉到水下似乎有暗流涌动,偶尔会有冰冷的湖水溅上皮筏,带来刺骨的寒意。
皮筏缓缓前行,洞穴逐渐变得开阔。终于,在前方无尽的黑暗中,一个巨大的、模糊的阴影轮廓逐渐显现出来。
那是一片异常平滑陡峭的石壁,仿佛被巨斧劈开般垂首立于水中。石壁材质与周围天然岩石不同,颜色更深,近乎墨黑,表面似乎经过人工打磨,即使在这微弱光线下,也能感受到一种冷硬的质感。
而在石壁中央,水线之上约一人高的位置,镶嵌着一扇巨大的、对开的石门!
石门与石壁几乎融为一体,材质同样墨黑,若非其上雕刻着巨大的、线条古朴的日月环绕图案,几乎难以发现。石门紧闭,严丝合缝,仿佛自古以来就从未开启过。门楣上方,刻着西个古老的契丹文字,苍劲有力。
林晓晓辨认着那些文字,低声念道:“……水镜……映心……情定……三生……”她的声音在寂静的水面上轻轻回荡,带着一丝莫名的震撼。
这就是通往“镜心”的最后门户吗?
周衍将皮筏撑到石门前停下。石门高大沉重,看上去绝非人力能够推开。他仔细查看石门表面,除了日月图案,并无任何明显的门环或锁孔。
如何开启?
他尝试着用手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冰冷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