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绳套与机遇(第1页)
清晨的山林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清冷。李安醒来时,感觉身体比昨天好了些许,至少那种令人绝望的虚弱感减轻了。
洞口的篝火己熄灭,只余一缕青烟,荆婉儿正小心地将灰烬拨散,用泥土掩盖痕迹。
“李大哥,你醒了?”
她回过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显然起得更早。
李安点点头,挣扎着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西肢。“我们去找合适的材料和地点,把陷阱布置上。”
制作陷阱是李安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狩猎需要强健的体魄和精湛的技艺,他都不具备。
但陷阱不同,它依赖的是对动物习性的了解和精巧的构思,这正是他作为现代项目管理者所擅长的——分析流程,设置关键节点。
在荆婉儿的带领下,他们沿着兽径寻找合适的地点。李安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周围的植被。
“我们需要柔韧的树枝,还有结实的藤蔓。”
李安说着,选中了几根粗细适中、弹性颇佳的青冈木枝条,又让荆婉儿割下一些老而韧的山藤。
回到山洞附近一处相对开阔、有明显动物活动痕迹的地方,李安开始动手。
他回忆着曾在纪录片和野外求生手册上看过的内容,结合手头的材料,决定先制作几种结构简单的触发式绳套陷阱。
他的手指因为虚弱而有些颤抖,但动作却异常专注和稳定。
他将树枝弯曲,用藤蔓巧妙地捆扎固定,形成一个触发机关,再将藤蔓末端的活套仔细布置在兽径上,用枯叶和浮土稍作伪装。
“这样……真的能抓到兔子?”
荆婉儿蹲在一旁,看着李安那双本是用来握笔的手,此刻却熟练地摆弄着树枝藤蔓,感觉无比新奇。
她见过的猎人陷阱,多是挖坑、设夹,这种精巧的绳套却是第一次见。
“原理很简单,”
李安耐心解释,这也是在巩固他自己的思路,“利用动物经过时触碰机关,带动套索收紧,束缚住它的腿或脖子。成功率不一定高,但多设几个,总有希望。”
他不仅做了针对小型动物的地面绳套,还尝试利用树枝的弹力,做了一个吊脚套,理论上能捕获稍大些的猎物,比如山鸡甚至狐狸。
荆婉儿学得很快,在李安的指导下,她也成功做出了一个绳套。
如今学会了制作出捕猎的工具,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一个上午,两人在几条可能的兽径附近布置了七八个各式各样的陷阱。
“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