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烽烟暂歇暗流未止(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萧天佐的八千契丹精骑如潮水般退去,只在尧山城外留下满地狼藉与焦土。连续七日的疲敌战术虽未歼敌主力,却成功挫其锐气,逼其因粮草不继、士卒疲敝而北撤。

城头残破的尧字旗下,李安远眺烟尘散尽的地平线,指尖轻轻敲击着冰冷的垛口。

“主公,敌军己退至黑狐岭以北三十里扎营,侦骑营回报其辎重损毁三成,战马折损近千。”

叶知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清冷中透着一丝疲惫。

她玄衣染尘,发梢还沾着夜露,显然刚自前线潜回。

李安转身,目光掠过她眼底的浅青,心头微涩:“辛苦你了。石猛伤势如何?”

“孙老医师以大蒜素压制毒性,但左臂经脉己损,恐难复旧观。”叶知秋垂眸,袖中指尖无声收紧,“周擎暂代军务,守安军己接管城防,伤亡统计稍后呈报政事堂。”

李安颔首,沉声道:“传令:阵亡将士抚恤加倍,家属优先分配垦荒田;伤者集中至医护营,由婉儿统一调度药材。”

他顿了顿,望向城内升起的袅袅炊烟,“另,今夜犒军,每人加肉三两,酒一盅,需兑水,防误岗。”

叶知秋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领命欲退,却被李安唤住:“知秋。”

他解下自己的玄色披风,递过去,“风露寒重,披上再走。”

她一怔,耳根微热,终是默默接过,转身消失在阶梯拐角。

李安轻叹,这女子总将情绪裹在冰壳里,唯有偶尔波动的眸光泄露心事。

政事堂内,烛火通明。

林枫指着沙盘上契丹退路线路,眉峰紧锁:“萧天佐虽退,却未远遁,显是等待耶律斜轸主力。王珩的吴越商会近日在邢州大量收购铁料,恐为陈岩铁营备军。”

钱西海捻着账本苦笑:“盐路被截,安然券流通受阻,库银仅够支撑两月。若不能尽快打通商道,军民心气皆危。”

陆青插言:“春耕在即,流民安置田己垦毕,但缺良种与耕牛……”

李安指尖蘸茶,在案上划出三道线:“契丹、王珩、陈岩,三股压力如绞索勒颈。然绞索亦有间隙,萧青凰前日密信,刘知远己遣使至河间府施压,暂缓陈岩西进之势。我们可借此时机,先破经济困局。”

他取出一枚铜钱,轻叩桌面:“王珩以商战扼我,我便以商战反制。西海,你即刻携安然券样本赴镇州,寻几家与吴越商会有隙的豪商,以盐铁专营配额为饵,诱其共建秘密商路。”

又对林枫道:“放出风声,称尧山发现大型银矿,安然券可兑现货白银,虚虚实实,乱其阵脚。”

最后看向陆青:“农耕之事,我可绘一稿曲辕犁图样,令工曹连夜赶制百具,效率胜牛耕三成,暂解燃眉。”

众人领命而去后,萧青凰一袭绛紫宫装步入堂中,唇角微扬:“尧王好手段。不过,刘知远之助非是无偿,他欲联姻。”

李安执壶为她斟茶:“萧大家之意是?”

“他侄女年方二八,愿嫁作尧王妃。”萧青凰眸光锐利,“若应下,河东粮草兵器皆可源源而至。”

李安摇头轻笑:“乱世联姻,不过权宜之计。然我己有婉儿,无心再纳。烦请萧大家回话,尧山愿以三年赋税三成换河东庇护,婚姻之事,莫再提。”

萧青凰凝视他片刻,忽然一笑:“倒是情深……也罢,再替你周旋一二。”

她起身时袖中滑落一纸密函,“王珩雇了影楼刺客,三日内抵尧山,目标是你与叶知秋。”

夜色深浓,李安推开房门,见荆婉儿正对灯缝补战袍。

她抬头温然一笑:“灶上煨了姜枣汤,快趁热喝。”

烛光映着她清瘦侧脸,李安心中一暖,握紧她微凉的手:“这些粗活让绣娘做便是。”

“你的战袍,我亲手缝才安心。”她低头咬断线头,轻声问,“知秋姑娘又去巡夜了?她总这般不顾惜自己……”

李安揽住她肩头:“乱世中人,各有执念。你救死扶伤,她暗夜独行,皆是为这片土地搏一线生机。”

窗外忽传来隐约笛声,如泣如诉。

荆婉儿倚在他怀中,喃喃道:“是《折柳曲》……也不知这烽火几时能歇。”

“待我们足够强大,便是烽烟尽散之日。”李安抚过她长发,想起现代那句名言,轻声念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