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王旗之下众志筑城(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野马原一夜的惨痛教训,像一盆冰水浇醒了骄狂的耶律敌烈。

他不再视尧山为可随意蹂躏的土寨,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对手。

契丹大营的士气不可避免地下滑,士兵们谈论起那夜神出鬼没的袭击和威力巨大的弩箭时,眼中都带着一丝惊惧。

耶律敌烈不得不花费数日时间整顿兵马,安抚军心,同时派出更多的游骑,更加谨慎地侦察尧山外围的虚实,不敢再贸然深入。

这宝贵的喘息之机,被李安和整个尧山政权牢牢抓住。

尧山主寨之内,气氛虽然依旧紧张,但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正在生成。

尧王这面旗帜,不再仅仅是一个称号,它开始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在林枫、赵启明等人的主持下,政事堂颁布了《劝农令》、《抚军令》等一系列简明扼要的法令。

《劝农令》明确规定,凡开垦荒地者,三年不征赋税;有功将士及阵亡者家属,优先分配熟田;并由工曹组织工匠,优先为农户打造和修理农具,确保春耕不误农时。

《抚军令》则进一步完善了军功授田、伤残抚恤的制度,明确等级,使得赏罚分明,将士用命。

钱西海掌控的财计系统高效运转。通过黑狐岭等隐秘商路换回的粮食、布匹、药材被有序地分配下去。

安然券在内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虽然依旧粗糙,但有效地缓解了物资流通对铜钱的依赖,稳定了内部市场。

他甚至开始尝试建立简单的仓库储备和物资调度体系,为可能到来的长期围困做准备。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军事和工程领域。

石猛利用耶律敌烈暂时龟缩的时机,对尧山军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重点演练依托寨墙、壕沟、陷坑等工事,分段阻击、协同防御的战术。

神机营更是日夜操练,熟悉不同距离、不同目标的射击诸元,力求将神臂弓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那夜野马原的战果,让所有士兵都明白了这种大杀器的重要性,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一场规模浩大的筑城运动在尧山主寨展开。

李安深知,现有的土木寨墙难以长期抵御大规模精锐军队的持续攻击,尤其是如果对方调来攻城器械的话。

在他的亲自规划下,一项结合了就地取材与简易工程学原理的防御强化计划被迅速推行。

大量的流民和休整的士兵被组织起来,在工曹匠人的指导下,沿着原有寨墙外围挖掘更深更宽的壕沟,引入溪水形成护寨河。

挖出的泥土则被用来加固、加高寨墙,并在关键节点用石块和木材进行垒砌加固。寨墙之上,修建了更多的弩台和望楼,扩大了射界和观察范围。

李安甚至提出了棱堡的雏形概念,在寨墙的拐角处,向外凸出修建半圆形的坚固墩台,形成交叉火力,减少防御死角。

虽然受限于技术和时间,只能做到形似,但这一思路己经让负责工程的匠人和军官们感到新奇和有效。

“大王,您这法子真是绝了!”一个老工匠看着初具雏形的墩台,啧啧称奇,“这凸出来一块,贼人若来攻,两面都能打到他,可比首愣愣的墙头好守多了!”

李安微微一笑,拍了拍老工匠的肩膀:“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大家集思广益,还能做得更好。”他这话再次让周围的人感到新奇而又备受鼓舞。

在整个筑城过程中,李安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工地上。

他并非只是巡视,有时会挽起袖子,与民夫一同传递石块;有时会与匠人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图讨论细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