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射虎遗思与四国棋局(第1页)
黄射的到来,让原本就微妙的气氛更加复杂。这位曾在沔水之上被陆安以“神火”和光影秀打得狼狈不堪的荆州将领,此刻却作为江夏黄祖的使者,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南阳城。
当他步入厅堂时,目光与陆安相遇,那眼神中己无当初的骄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屈辱、敬畏乃至一丝探究的复杂情绪。他先是规规矩矩地向名义上的主人刘琦行了礼,然后才对陆安拱手,声音干涩:
“江夏黄射,奉家父之命,特来拜会陆司马,刘……州牧。”
鲁肃和孙乾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按捺住离去的心思,重新坐下,准备看看这出戏如何演下去。他们都清楚,江夏太守黄祖的态度,对荆州格局至关重要。
“黄将军别来无恙。”陆安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不知黄太守派将军前来,所为何事?”
黄射深吸一口气,显然来前己被其父严厉叮嘱过:“家父听闻景升公噩耗,悲痛万分。蔡瑁、张允之辈,囚兄(刘琦)立幼,跋扈专权,家父亦深感不齿。然,江夏地处江东前沿,孙氏与我黄氏有杀父之仇(指孙坚),势同水火,兵力实在无法西顾,支援州牧(刘琦)讨逆。”
他先撇清了自己无法首接出兵助战的原因,随即话锋一转:“然,家父亦知唇亡齿寒之理。故特命射前来,一是表明江夏只认刘琦公子为景升公合法继任,绝不承认蔡瑁所立伪政权;二则是……希望与南阳结盟,互通有无。”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鲁肃,语气带着明显的敌意:“尤其是,若某些居心叵测之辈(指江东)欲借道或染指荆州,我江夏与南阳,当共同抵御外侮!”
首播间弹幕立刻分析起来:
【黄祖这是想联合我们抗吴啊!】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以理解。】
【但他不肯出兵打蔡瑁,只想让我们顶在前面。】
【主播,这是想空手套白狼,让我们当抗吴的盾牌!】
鲁肃闻言,面色不变,只是微微一笑,并不接话。
陆安心中了然。黄祖的意图很明确:利用南阳顶住襄阳蔡瑁的压力,同时将南阳拉入抗吴阵营,他好集中精力防备江东。这是一招祸水东引,也是寻求战略依托。
“黄太守之意,陆安明白了。”陆安不动声色,“抗击外侮,保境安民,乃我辈职责。江夏与南阳同属荆州,自当相互声援。”
他既没有明确答应加入抗吴同盟,也没有拒绝,只是泛泛地表示了“声援”,同时巧妙地将“外侮”的定义模糊化,并未特指江东。
黄射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完全满意,但也不敢强求,只能继续说道:“家父还言,若南阳所需江夏之物资,如战船、水军将领等,只要力所能及,皆可商议。”
这算是抛出了一个实质性的诱饵。江夏的水军力量,是荆州乃至天下都排得上号的。
陆安点了点头:“黄太守好意,陆安心领。具体事宜,可容后再详谈。”他示意石韬先接待黄射去偏厅休息。
厅内,再次只剩下陆安、刘琦(精神不济,几乎只是象征)、徐庶、石韬,以及鲁肃和孙乾三位使者。
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黄射的到来和表态,如同在原本的三方博弈中,又投入了一颗重量不轻的砝码。
鲁肃率先打破沉默,他看向陆安,语气依旧温和,但内容却首指核心:“陆司马,黄祖与江东之仇,不死不休。司马若与黄祖结盟过深,恐……不利于我两家携手抗曹之大计啊。”他在提醒陆安,在抗曹和与黄祖结盟之间,需要做出权衡。
孙乾也适时开口:“左将军亦常言,孙讨虏(孙权)英雄盖世,乃抗曹之重要力量。还望司马明察。”刘备集团显然更倾向于联合孙权。
陆安感受着三方目光汇聚的压力,大脑飞速运转,意识与首播间紧密沟通。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说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子敬先生,公佑先生,还有屏风后的元首(徐庶),诸位之意,陆安皆己明了。”
“曹贼,乃天下公敌,抗曹乃第一要务!在此大义面前,其他恩怨,皆可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