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授人以渔(第1页)
第9章授人以渔
午间的烈日,将回村的田埂小路烤得发烫。
赵衡走在上面,脚步沉稳,只是脸色比去时冷硬了许多。
与赵来福那帮人的冲突,在他心里激起的不是愤怒,而是更深的警惕。
这个世界,从不安稳。
想护住这两个孩子,光有吃的远远不够,还得有能让宵小之辈不敢伸爪子的力量。
他扛着桑木,背着满筐山货的模样,再次落入村口纳凉的村民眼中。
这一次,议论声小了很多,指指点点的手也收敛了。
众人眼神里的轻蔑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惊疑和不解。
“他……他又从山里弄回东西了?”
“那筐里是啥?好像是蘑菇?”
“那根木头看着就沉,他扛回来跟玩儿似的……赵来福那几个浑小子不也进山了吗?早上还咋咋呼呼的,怎么没见着人影?”
人群中,昨天那个对竹笋动了心思的老农福伯,正蹲在老槐树下。他眯着浑浊的老眼,看着赵衡从容走过的背影,烟杆在嘴里吧嗒了两下,眼神里全是思量。
旁人看的是热闹和古怪,他看到的,却是能从这大山里刨出活路的真本事。
赵衡没理会那些目光,径首回了家。
院门口,李秀梅正焦急地张望,看见他回来,长长地松了口气。
院墙角落,赵乾和赵果两个小家伙并排坐着,小脸和小手都洗得干干净净,露出了清秀的模样。手里拿着李秀梅给的杂粮饼,小口小口地啃着。
看见赵衡,两个孩子身体不再紧绷,赵乾甚至主动站了起来,拉着妹妹的手,小声地喊了一句:“爹。”
赵果则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肩上的木头和背上的竹筐。
这细微的变化,冲散了赵衡心头因冲突而起的冷硬。他放下东西,对门口的李秀-梅点了点头:“多谢嫂子。”
“谢啥,娃挺乖的。”李秀梅摆摆手,目光落在赵衡的筐里,看到那些她叫不上名的菌子,忍不住拔高了声音,“赵童生,你这……你没往天峰山深处走吧?那里面可有吃人的东西!”
赵衡随口应付道:“没,就在山坡上转了转,运气好。”
李秀梅半信半疑,又叮嘱了几句“千万别拿命开玩笑”,这才回了自家院子。
赵衡将木耳和牛肝菌倒在地上,那新鲜肥美的样子,让两个孩子都忍不住凑了过来。
赵乾鼓起勇气,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戳了戳牛肝菌肥厚的菌盖,触感又滑又弹,他惊奇地缩回手,脸上满是新奇。
赵衡看着儿子,紧绷的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就在他生火烧水的时候,院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轻轻推开了。
来人是福伯。
老人家手里提着个小布袋,脸上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拘谨和朴实。他走到院子中间,先是敬畏地看了一眼那根粗壮的桑木,又瞅了瞅地上那些山珍,眼里的情绪很是复杂。
“赵……赵童生。”福伯搓着手,开口有些局促。
赵衡站起身,对这位长者还算尊重:“福伯,有事?”
“哎,没事,没事。”福伯连连摆手,将手里的布袋递过去,“我……我看你家孩子瘦得可怜……这是家里攒下的几个鸡蛋,不值钱,给娃们补补身子。”
赵衡没接,只是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