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从容应对晴风资本的稳健(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全球金融市场的雪崩,在触发首次熔断后,并未如某些侥幸者期盼的那样迅速反弹,反而像一座被撼动了基座的雪山,引发了更大规模、更猛烈的崩塌。恐慌不再是情绪,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具有物理破坏力的海啸,摧枯拉朽般地席卷一切估值体系。新闻头条被“历史性暴跌”、“蒸发XX万亿”、“末日景象”等词汇占据,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破产宣言和绝望的哀嚎。

然而,在这片末日般的景象中,晴风资本的总部,却仿佛风暴眼中那片刻的宁静之地。当然,这种宁静并非松懈,而是一种高度戒备下的有序运转。

指挥中心内,虽然屏幕上依旧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红色(龙国市场下跌用红色表示),但气氛与外界普遍的绝望形成了鲜明对比。电话铃声和键盘敲击声依旧密集,但少了慌乱的尖叫,多了沉稳的指令。

赵铭站在数据监控台前,声音清晰地汇报着,带着一丝劫后余生般的振奋:

“林总,‘方舟’计划持续产生正向效果!”

“我们前期建立的联邦合众国长期国债看涨期权头寸,因市场恐慌性涌入国债避险,收益率暴跌,期权价值飙升,目前浮盈己超过百分之五百!”

“龙币国债期货多头仓位持续扩大盈利,成为我们投资组合中最稳定的压舱石。”

“按照预定清单,我们在龙股市场己成功吸纳了七家核心企业的股权,平均成本较危机前高点低了近百分之六十!虽然这些仓位目前仍有浮亏,但安全边际极高。”

“黄金储备价值稳步提升。”

这些数据,与外界普遍巨额亏损的景象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反差。晴风资本不仅没有在风暴中沉没,反而利用这场危机,极大地优化了资产结构,并攫取了未来复苏的宝贵筹码。

林枫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得意之色,只有一切尽在掌握的平静。“现金流情况?”他更关心这个生存的根本。

“极其充裕!”赵铭肯定地回答,“我们持有的现金及类现金资产占比仍维持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而且,由于我们提前清理了所有杠杆,没有任何追加保证金(MarginCall)的压力。相反,现在市场上无数机构在疯狂寻求流动性,借贷成本高得惊人,我们是极少数有能力提供资金的‘金主’之一。”

这正是林枫想要达到的效果。当所有人都在血泊中挣扎时,持有充足现金的人,便拥有了定义规则和挑选战利品的权力。

“浩子那边呢?”林枫转向王浩负责的领域。

王浩的声音从加密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冷厉:“枫哥,东方港市场的承接还在继续。安德森那边的那几条疯狗,还在盯着我们咬,不过按照你的吩咐,我们化整为零,用上百个关联度极低的账户分散操作,他们的狙击效果大减,反而被我们吃掉了不少他们用来砸盘的筹码,估计现在正肉疼呢。”

“很好。”林枫眼中寒光一闪,“继续陪他们玩。他们砸多少,只要价格到了我们的心理区间,就悄悄接多少。他们要玩恐慌,我们就陪他们玩价值。”

就在这时,孙芮拿着一份刚整理好的舆情报告快步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神情。

“林总,外界……特别是境外媒体和部分被误导的国内自媒体,对我们的处境出现了一些……奇特的误判。”

她将报告递给林枫。报告显示,由于晴风资本在危机前大规模收缩战线、抛售资产(被误解为资金链紧张),以及在危机爆发后异常“低调”,没有像其他机构那样频繁发布公告或求救,导致了一种荒谬的舆论正在形成:

一种观点认为,晴风资本在此次危机中遭受了“重创”,之所以没有声张,是在“默默舔舐伤口”,甚至可能“濒临崩溃”。

另一种由安德森阵营散布的观点则更为恶毒,声称林枫的“价值投资”理念在此次危机中“彻底破产”,晴风资本的“沉默”就是最好的证明,并嘲讽林枫的“方舟”计划不过是“鸵鸟策略”,将头埋进沙子里等死。

甚至有一家与安德森关系密切的境外小报,煞有介事地发布了一篇“独家报道”,称“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晴风资本因在东方港市场逆势接盘亏损惨重,己出现巨额资金缺口,正在秘密寻求紧急融资”。

这些报道和言论,配合着全球市场的惨状,竟然颇有市场,引来不少落井下石和幸灾乐祸的评论。

赵铭和王浩听到这些,都气得笑了出来。

“这帮蠢货!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有多稳!”王浩嗤之以鼻。

赵铭也摇头:“典型的以己度人。他们自己深陷泥潭,就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