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成立晴风基金会回馈社会(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联合调查组内部的“钉子”被雷霆手段拔除,其与境外势力勾结、意图栽赃陷害的行径在高层内部通报后,引发的震动远超事件本身。一份措辞严厉、盖着鲜红印章的内部文件被下发至相关系统,要求彻查类似隐患,整肃纪律,确保金融监管体系的独立与纯洁。郑组长因其在关键时刻的坚持原则和果断处置,受到了上级的肯定,而晴风资本和林枫,则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意外地获得了一份由最高监管层面背书的、沉甸甸的“清白认证”。

之前因为调查而停滞或观望的一些合作项目,迅速重启,甚至有些实力雄厚的国资背景机构,主动伸出了橄榄枝,看重的不再仅仅是晴风资本的投资能力,更是其经过烈火淬炼的“可靠”标签。之前被安德森资本联合打压的股价,开始了强劲的反弹,甚至超越了风波前的水平。市场的信心,以一种更坚实的方式回归。

然而,林枫并未沉浸在危机解除的喜悦中。调查组副组长那苍白绝望的脸,以及背后隐约可见的安德森与楚滢那扭曲的阴影,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纯粹的商业竞争乃至金融市场上的搏杀,一旦与更复杂的势力纠缠,其破坏力将远超想象。对手可以没有底线,但他不能只有进攻。他需要构建更深厚的根基,建立更广泛的理解与支持,将晴风资本的形象,从一个锐利甚至显得有些冷酷的市场征服者,升华成为一个更具责任感、与国家社会命运息息相关的建设性力量。

这个念头,在他目睹了又一篇由苏晴撰写的、关于边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深度报道后,变得无比清晰和强烈。报道中,那些因为缺乏一台基础医疗设备而延误病情的孩子们纯真而无助的眼神,像针一样刺痛了他。前世今生,他追逐金钱、权力和复仇,但内心深处,那份源于底层、对命运不公的切肤之痛,从未真正泯灭。

是时候,让积累的财富,发挥一些不一样的作用了。

几天后,晴风资本顶层战略会议室,气氛与应对危机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肃杀,多了几分庄重与憧憬。

林枫站在主位前,身后的大屏幕上,不再是错综复杂的K线图和资金流向图,而是一个简洁而充满设计感的Logo——一株破土而出的青色幼苗,托举着一颗象征着希望与硕果的金色星辰,下方是中英文的“晴风基金会”字样。

“今天召集大家,不是讨论市场,也不是应对危机。”林枫的声音平和而有力,目光扫过在座的核心成员——赵铭、王浩、孙芮,以及特意受邀与会的苏晴,“而是宣布一项关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也关乎我们每个人内心价值实现的重要决定。”

他指向屏幕上的Logo:“我决定,个人出资一百亿人民币,并发起成立‘晴风基金会’。”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一百亿!即便是对见惯了大资金的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笔足以撼动许多领域的巨额财富。

“这笔资金,将独立于晴风资本的运营之外,专注于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林枫继续阐述,眼神中闪烁着一种不同于以往谋划商战时的光芒,“初期的重点方向有三个:第一,支持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尤其是那些商业化前景不明、但关乎长远未来的‘种子’研究;第二,改善贫困地区,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医疗条件;第三,设立重大公共危机应对基金,在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快速、高效的物资和资金援助。”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市场的残酷,也享受了时代发展的红利。但财富积累的最终目的,不应仅仅是数字的增长和个人的满足。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应该成为晴风新的内核与灵魂。”

苏晴看着林枫,眼眸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她用力地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无比的认同和欣慰。

赵铭率先表态,语气中带着敬佩:“林总,我支持!这不仅能极大提升我们的企业形象,更重要的是,这确实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可以负责对接科研机构和高校,评估前沿项目的潜力。”

王浩拍了拍胸脯,一如既往的耿首:“枫哥,没说的!需要跑腿、需要协调、需要确保资金和物资安全到位,我这摊子事你随时吩咐!看哪个敢打这笔钱的主意!”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显然己经进入了“基金会守护者”的角色。

孙芮更是职业性地开始规划:“林总,基金会的成立和运营需要专业的团队和透明的机制。我会立刻着手组建基金会的管理架构,聘请专业的公益领域人才,并建立完全公开、可追溯的资金使用公示系统。我们必须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林枫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团队,他们的支持和迅速进入角色,让他对这件事的成功更有信心。

“具体的筹备工作,就拜托各位了。”林枫总结道,“苏晴,”他看向身边的爱人,“你在调查报道中接触了大量一线的真实需求,我希望你能作为基金会的特别顾问,帮助我们找准方向,避免闭门造车。”

“义不容辞。”苏晴微笑着,坚定地回答。

消息一经公布,不出所料,在舆论场引发了海啸般的反响。

主流媒体不吝篇幅,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正面报道,称之为“标杆性企业家的反哺之举”、“资本向善的典范”。网络上,赞誉之声占据了主流,无数普通网友为这百亿巨资的投向而感动和欢呼。

然而,杂音也从未缺席。

在某个被安德森资本暗中资助、以唱衰中国经济和企业家为己任的境外中文财经论坛上,一篇匿名长文被置顶加精,点击量飞速攀升。文章的作者,显然对林枫和晴风资本极为了解(或者说,怀有极深的恶意),其文笔和逻辑,让熟悉的人很容易联想到那个消失许久却阴魂不散的身影——楚滢。

文章标题极具煽动性:《解构林枫的百亿“慈善秀”:伪善背后的资本布局与道德赎罪》。

文章声称,林枫此举根本不是为了公益,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表演,目的有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