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举牌风波成为重要股东(第1页)
“未来之星”计划如同在浮躁的金融圈投入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长远涟漪远超一场单纯的市场胜利。林枫在顶尖学府的演讲和公开课,场场爆满,他那套融合了实战经验、系统洞察和重生先知的投资哲学,深深吸引着渴望真知的年轻学子。奖学金和科研基金的设立,更是在学术圈赢得了广泛赞誉。晴风资本的形象,逐渐从一个凶悍的市场掠食者,向兼具实力、远见和社会责任的行业标杆转变。
然而,林枫内心那根警惕的弦从未放松。系统的“暗影”预警和王浩、孙芮反馈的内部安全加固情况,都表明潜在的威胁并未因阿斯加德的倒塌而消失,反而可能变得更加隐蔽和危险。他必须在这种高压下,继续推进自己的战略布局。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二级市场。这一次,目标不再是短期波动或者狙击恶庄,而是更具战略意义的——举牌。
所谓“举牌”,即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己发行股份达到5%时,必须进行公告。这既是权利,也是宣言,意味着投资方不再满足于财务投资,而是意图更深程度地参与公司治理,甚至谋求控制权。
林枫选中的目标,是“龙芯生物”。
这家公司,正是他之前在邢延庆崩塌后的资产接收中,低价大量收购其可转债并成功转股的那家生物医药企业。此前,“龙芯生物”因一款核心药物的审批波折和市场竞争加剧,股价长期低迷。但林枫凭借系统和前世记忆,深知其研发管线中隐藏着真正的重磅炸弹——一款针对某种罕见遗传病的基因疗法,己进入临床三期,数据极佳,一旦获批,将是颠覆性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通过前期接触和赵铭团队的深入调研,林枫发现“龙芯生物”的管理层虽然技术背景深厚,但在资本运作和市场化方面相对保守,甚至有些怯懦,导致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也容易在未来的产业整合中被边缘化甚至被恶意收购。
“是时候帮他们‘清醒’一下了。”林枫在内部决策会上定调,“举牌‘龙芯生物’,不是恶意收购,而是战略投资。我们要成为其重要的战略股东,推动其加快研发成果转化,优化公司治理,抵御潜在风险。”
“浩子,负责二级市场操作,开始稳步增持‘龙芯生物’流通股,注意节奏,避免引起股价剧烈波动,目标是达到5%的举牌线。”
“赵铭,准备详细的举牌说明报告,重点阐述我们作为战略投资者的价值:包括引入高端研发资源、拓展国际市场渠道、优化资本结构等。”
“孙芮,负责合规流程,确保每一步都符合监管规定,同时评估举牌后可能引发的法律和商业反应。”
指令清晰明确,团队高效运转起来。
然而,林枫的举牌计划,从一开始就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晴风资本开始悄悄吸筹“龙芯生物”的同时,另一股资金也开始在市场上收集筹码,虽然动作更隐蔽,数量也不大,但其出现的时机和目标的一致性,引起了系统的警觉。
【警报:检测到异常资金同步建仓“龙芯生物”。资金来源分散,但操作模式具有协同性,疑似同一控制人。建仓成本略高于我方。】
【关联分析:该资金流与之前标记的、与楚滢有关联的境外加密钱包存在间接资金往来(置信度71%)。】
楚滢?还有她背后的“暗影”?
林枫眼神一凝。他们也想插手“龙芯生物”?是看中了其潜在价值,还是单纯为了给自己制造麻烦?
“系统,监控这股资金的进一步动向,测算其可能的意图和目标持股比例。”
【监控中……对方增持速度缓慢,意图不明。可能为试探性建仓,或旨在抬高我方成本。】
“继续我们的计划,不必理会。”林枫下令。在绝对的价值和实力面前,这些小动作不足为虑。
几天后,晴风资本成功持有了“龙芯生物”5。01%的股份,依法发布了举牌公告。
公告一出,市场震动!
“股神林枫举牌‘龙芯生物’!”
“战略投资还是恶意收购?”
“‘龙芯生物’有什么秘密被林枫看中了?”
“龙芯生物”的股价应声大涨,沉寂许久的股吧和投资者论坛瞬间沸腾。中小股东欢欣鼓舞,认为林枫的介入将带来价值重估。
但“龙芯生物”的管理层,却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分歧之中。
董事长办公室内,气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