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机械化与缝纫机改良(第1页)
第一桶金终于落袋。染坊的尾款还清了,拖欠的工薪加倍补足,甚至给每个参与的女工额外包了一份微薄却沉甸甸的“救命红包”。卢卡的高烧在港口医生的救治下退了,裹着厚毯子缩在温暖的壁炉旁,脸上有了血色。玛丽亚的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如释重负的浅笑,准备赎回抵押物品,甚至开始盘算着给保罗和索菲亚添置冬衣。当然英国领事那份特别佣金也不会、也不敢忘记并亲自表达了感谢。
然而,亚历山德罗眼中那簇微弱的火苗,并未被短暂的温暖淹没。他站在重新变得空旷的作坊里,指尖拂过那台彻底报废、被拆解成一堆废铁的“铁甲虫”残骸。冰冷的金属触感提醒着他,这场胜利何等侥幸,何等脆弱。依靠人海战术和一台拼凑的机器,绝非长久之计。威尔逊领事最后那意味深长的目光,想要真正站稳脚跟,接下那两万件大单,甚至未来更大的蛋糕,必须走向机械化。
亚历山德罗的目光锐利起来,“安东尼奥,把账上能动用的钱都准备好,跟我走一趟‘海因里希机械行’。”
热那亚港区边缘,“海因里希机械行”的仓库巨大而阴冷,弥漫着机油、铸铁和灰尘混合的独特气味。货架上、空地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器:笨重的蒸汽锅炉、布满齿轮的传动装置、锈迹斑斑的冲压机……像一头头沉睡的钢铁巨兽。老板海因里希是个身材矮壮、留着浓密红胡须的德国人,操着浓重的口音,眼神精明。
“弹棉机?当然有!”海因里希领着他们走向仓库深处,指着一排覆盖着油布的机器,“英国货,曼彻斯特造!全铸铁框架,双刺辊结构,带自动集棉尘笼!效率是你们那台老古董的十倍!”他用力掀开油布,露出一台结构复杂、泛着金属冷光的机器。
亚历山德罗仔细查看着,结构原理类似“铁甲虫”,但用料和工艺天壤之别。铸铁框架厚重稳定,传动齿轮精密咬合,双刺辊上镶嵌着锋利的金属齿片,效率确实惊人。但价格标签上的数字,也足以让安东尼奥倒吸一口冷气。
“就它了,两台。”亚历山德罗的声音没有犹豫,他深知,这笔投资是通往未来的门票。“另外,”他的目光扫过仓库,“我需要几台缝纫机,最好是胜家最新型号。”
海因里希搓了搓手,笑容更盛:“科斯塔先生果然有眼光!胜家1型,美国佬的新玩意儿,整个热那亚就我这里货最全!”他引着两人来到另一片区域。几台造型相对“精巧”的缝纫机陈列着,有着铸铁底座、手摇曲柄和复杂的穿线机构。
亚历山德罗的目光落在一台胜家1型上,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其核心部件——送布牙。那是几排细小的单齿金属片,负责在缝纫时推送布料前进。“帆布能缝吗?厚呢料呢?”他问。海因里希的笑容僵了一下:“呃……这个……胜家1型主要是为轻薄棉布设计的。帆布?厚呢料?”他摇摇头,“恐怕不行,送布牙力道不够,很容易卡线跳针,机器也受不了那个力。想缝军需帆布背包带或者厚大衣,那还得靠老裁缝的手。”
亚历山德罗的眉头紧锁,军需订单绝不仅仅是棉衣内胆,背包、帐篷、大衣……帆布和厚呢料才是大头。胜家缝纫机这个致命缺陷,卡住了他进军更广阔市场的咽喉。
两台崭新的弹棉机和三台胜家1型缝纫机被小心翼翼地运回作坊,新机器的到来带来了短暂的振奋,但缝纫机的问题像一根刺,扎在亚历山德罗心里。他把自己关在临时隔出的“技术间”里,对着那台胜家1型,拆解、研究、试验。问题核心就在那排单薄的单齿送布牙上,帆布粗糙厚重,单齿提供的推送力和抓地力不足,布料极易打滑、错位,导致机针无法准确刺入,线迹歪斜甚至断线、卡线,如何增加推送力和稳定性。
随着尝试不断地失败,亚历山德罗开始回忆前世零散的记忆,突然,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亚历山德罗脑海中的迷雾,双齿,方向相反的双齿结构。
他猛地转身冲回工作台,一把抓起笔,在草图纸上疯狂勾勒!灵感如泉涌!送布牙!不再是单排单齿!而是设计成两排紧密相邻、但齿尖方向相反的小型金属齿!一排齿尖向前(推送),一排齿尖向后(抓持)!当缝纫机针抬起时,向前齿推送布料前进;当机针下刺缝纫时,向后齿死死“咬”住布料防止回退打滑!两排齿如同精密的啮合齿轮,交替作用,为厚重的帆布提供无与伦比的推送稳定性和抓地力!
“卢卡!”亚历山德罗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嘶吼,“立刻去码头,找最好的铁匠巴尔托洛。让他按这个图纸,用最硬的弹簧钢,给我打十套这样的送布牙,要快。”
卢卡看着图纸上那前所未见的双齿结构,眼睛瞪得滚圆,虽然不明其理,但少爷眼中那熟悉的、燃烧着智慧火焰的光芒让他热血沸腾。“明白,少爷。”他抓起图纸,像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几天后,十套闪烁着寒光的双齿送布牙组件摆在了工作台上。亚历山德罗屏住呼吸,亲自操刀,小心翼翼地拆下胜家缝纫机上那排原始的单齿送布牙,将这套凝聚着他现代智慧结晶的双齿组件安装上去。
调整,固定,穿线。亚历山德罗将一块厚实粗糙的军用帆布边角料压到压脚下,他深吸一口气,他摇动了手轮。
咔哒…咔哒…咔哒…机针平稳地上下刺穿厚重的帆布,发出清脆有力的声响。在卢卡和闻讯赶来的安东尼奥紧张注视下,那两排方向相反的精密钢齿,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完美地履行着各自的职责!向前推送时,前齿嵌入帆布纤维,提供强劲推力;机针下刺时,后齿瞬间“咬合”,将帆布牢牢固定!帆布像被无形的力量稳稳操控着,均匀地向前移动,没有丝毫打滑、偏移!针脚细密、均匀、笔首地出现在帆布上!
成功了!“哦,上帝啊!”安东尼奥看着那行云流水般的缝纫过程,看着那在厚帆布上奇迹般出现的完美线迹,布满皱纹的脸因为激动而颤抖,喃喃地在胸前画着十字。
卢卡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扑到机器前,手指颤抖地抚摸着那冰冷的双齿组件,又摸了摸帆布上整齐的针脚,看向亚历山德罗的眼神,充满了近乎狂热的崇拜:“少爷,您…您是怎么想到的,这…这简首是魔鬼的智慧。”他语无伦次。
亚历山德罗没有回答,只是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看着那台被赋予了新生的缝纫机,看着那稳定运行的、闪烁着寒光的双齿送布牙,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魔鬼的智慧?
不,这只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降维打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