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北境之链(第1页)
热那亚港咸腥的海风撞在科斯塔集团新总部厚实的玻璃窗上,呜咽着散开。亚历山德罗站在巨大的意大利地图前,指尖划过撒丁王国狭长的疆域,最终重重钉在北方那片被阿尔卑斯山雪线勾勒出的深色区域——皮埃蒙特和伦巴第的边缘。那里,蕴藏着工业巨兽的筋骨与血液:连绵的硬木森林和沉睡在地底深处的“黑金”——煤炭。
“这里,”亚历山德罗的声音斩钉截铁,目光锐利如鹰隼,钉在刚刚匆匆赶到的贸易主管西尔维奥·马尔凯蒂脸上,“皮埃蒙特的冷杉、橡木、山毛榉,质地坚硬如铁,百年不腐。它们是未来铁轨的枕木,是战舰的龙骨,是工厂扩建的梁柱!”指尖随即狠狠划过地图,钉在热那亚港,“打通从林场到热那亚港的运输通道,陆路为主,必要时利用波河的部分河运。这条线,是我们未来十年工业扩张的‘脊椎骨’。我要长期、稳定、价格合理的供应合同,不是一锤子买卖。去找那些被大木材行压价、有稳定产出能力的中型林场主!”
他抓起桌上一份订单:“纺织厂订单排到明年春天,高速缝纫机日夜不停,木材消耗量比预估高出三成。船厂那边,‘信天翁号’的龙骨刚铺好,下一艘船的订单就在眼前。还有铁路…都灵那边的风声越来越紧,枕木的需求量是个无底洞。骨架快撑不住了,血液的源头还捏在别人手里。”
西尔维奥镜片后的目光瞬间凝重,飞快记录着要点:“明白!长期合约,稳定供应。价格底线?”
“比市场平均收购价高半成。”亚历山德罗斩钉截铁,“这半成,买的是独家优先供应权和他们的忠诚!带上卢卡改良的便携式硬度计和含水率检测仪。合同里加上一条:交付木材必须达到‘科斯塔标准’,抽检不合格,整批拒收,定金不退!”他眼中寒光一闪,“让我们的‘眼睛’亮一点,别被朽木烂料糊弄了!”
“是!”西尔维奥用力点头,这不仅是采购,更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资源控制体系。
“还有,”亚历山德罗的手指猛地向北,越过阿尔卑斯山的象征线,“根基是木材,‘血液’是煤炭。驱动未来的火,需要更强劲的燃料。光有北方的木头还不够。”他拿起一份《泰晤士报》剪报,上面是关于英国铁路运力紧张导致威尔士煤炭价格波动的报道,“给英国领事威尔逊爵士递正式拜帖。就说…科斯塔集团有意探讨地中海区域更广泛的‘能源安全’合作,特别是…‘稳定的热能来源’。”圣诞节那份银狐皮和“老近卫军”特刊铺垫的友谊,该兑换成实质的筹码了。
阿尔卑斯山麓的寒风,如同裹着冰刀的拳头,狠狠砸在西尔维奥·马尔凯蒂裹着厚实熊皮大衣的身上。马车在几乎被大雪掩埋的崎岖山路上艰难前行,最终在一片被高大木屋和堆积如山原木包围的林间空地停下。
一个身材如同熊般魁梧、裹着脏兮兮皮袄、满脸浓密胡须的男人,正抱着一柄寒气森森的双刃斧,冷冷地站在木屋门口。他身后,几个精壮的伐木工目光不善。
“恩佐先生?科斯塔贸易公司,西尔维奥·马尔凯蒂。”西尔维奥顶着寒风下车。
“热那亚的秃鹫,鼻子伸得够长。”恩佐的声音粗嘎,掂了掂手中沉重的斧头,目光扫过西尔维奥考究的衣着,“我这穷山沟,只有硬邦邦的木头,没你们喜欢的金子。”轻蔑毫不掩饰。
“我们正是为木头而来。”西尔维奥递上采购意向书,上面列出远超市场价的单价和年供应量,“科斯塔的船,是要开进地中海风暴里的。我们要的,就是能撑得起风浪、扛得住炮火的‘铁骨’!”
恩佐没接,斧头尖漫不经心挑开封面,扫了眼数字:“价钱看着还行。但我的木头,只卖给懂木头的人!”话音未落,他猛地将斧头狠狠劈在旁边一根需要两人合抱的巨大枫木原木上!锋利的斧刃深深嵌入坚硬的木质,发出沉闷的“哆”声!“不是给你们这些坐着马车、穿着绸缎的城里老爷,拿去当摆设的!”
伐木工们发出哄笑。西尔维奥脸上的笑容消失。他推开挡在身前的书记员,无视那柄还嵌在原木上的斧头,径首走到巨大的枫木前。拂开断面上厚厚的积雪,露出清晰的年轮。他屈起指节,在几个关键部位用力叩击,侧耳倾听。
“北坡阴面,背风处,树龄至少七十年。”西尔维奥的声音清晰穿透寒风,“砍伐时间在初冬第一场大雪后,树液下沉,木质最密实坚韧。下斧的位置精准,沿着纹理,没有崩裂伤芯。好木头。”
哄笑声戛然而止。恩佐粗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的神色,盯着西尔维奥,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商人。半晌,他哼了一声,一把拔起斧头。
“进屋谈吧,马尔凯蒂先生。”他侧过身,“外面能把鸟都冻僵。”
壁炉里的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地中海冬季的湿冷。英国领事詹姆斯·威尔逊爵士端着锡兰红茶,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锐利如鹰隼。
“科斯塔先生,您对‘黑金’的兴趣,让我有些意外。”威尔逊爵士语气矜持,放下骨瓷茶杯,“撒丁王国的工业规模,似乎还不足以消化太多威尔士的优质蒸汽煤。”他指尖在光滑的杯沿划过,带着情报人员特有的精确试探。
“现在或许不足,爵士阁下。”亚历山德罗姿态放低,话语却如磐石般有力,“但撒丁王国正在铺设铁路,热那亚港在扩建,工厂在增加机器。未来对稳定、高效燃料的需求只会激增。科斯塔公司愿意成为英国煤炭在撒丁乃至北意大利的可靠分销渠道。”他身体微微前倾,抛出精心准备的诱饵,“而且,我们刚刚打通了西西里的硫磺航线,品质上乘,供应稳定。据我所知,英国本土的化学工业和火药制造,对优质硫磺的需求…如同对煤炭一样旺盛。”
威尔逊爵士端着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硫磺!这个筹码比任何商业前景都更有分量,精准击中了大英帝国战争机器的命门。他镜片后的目光瞬间锐利了几分。
“初期,每月五百吨威尔士无烟煤,”亚历山德罗报出数字和规格,不容置疑,“品质必须达到您领事馆锅炉房的标准。价格,参考利物浦季度合约价加合理成本。”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精明的弧度,“至于硫磺,我们可以为英国本土的‘指定合作伙伴’提供最优惠的长期供应合约——价格比市场低一成,优先供应权保障。”
低一成的硫磺价格和优先供应权!威尔逊爵士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矜持的贵族姿态被商人的精明取代。“我可以为您引荐可靠的供应商,比如达比家族在加的夫的代理人。不过,”他话锋一转,抛出现实障碍,“运输和保险的成本,在如今的地中海…风险可不低。”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窗外港口的方向。
“这正是合作点,爵士阁下。”亚历山德罗顺势接话,如同早己料到,“科斯塔航运公司拥有快速可靠的近海货轮。如果英国供应商确保热那亚港交货价有竞争力,我们承担从英国港口到热那亚的运输风险。”他加重语气,抛出关键筹码,“硫磺换煤炭,灵活结算。用西西里的‘黄金’,支付威尔士的‘黑金’。”风险与利益彻底捆绑,将英国供应商拉上科斯塔的战船。
威尔逊爵士脸上露出真正的笑容。双赢!风险转嫁,硫磺稳供,航运利润。“很好,科斯塔先生。达比家族的代表,下周抵埠。”
一周后,科斯塔集团总部。
巨大的地图上,一条深绿色墨线从北方的皮埃蒙特林场坚定延伸至热那亚港。亚历山德罗站在图前,指尖捻起一枚崭新的黑色图钉。
“达比家族合约敲定。”西尔维奥的声音带着一丝尘埃落定的沙哑,将一份厚厚的羊皮纸合同放在桌上,“首船五百吨威尔士无烟煤,‘海鸥号’己在利物浦装船完毕,三日内抵港。热那亚港交货价,比预估低3%。”
亚历山德罗没有回头“通知马西莫,燃煤锅炉调试立刻启动,蒸汽织机全功率运转的时间表提前。”亚历山德罗的声音沉稳,却带着引擎启动的轰鸣感,“告诉卢卡,他的‘铁骨’和‘黑金’都到了,别让机器停下来。”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在地图上方——那条连接皮埃蒙特林场、威尔士矿山与热那亚港的复杂线条上,用力划过。北境的资源链,在钢铁意志的熔铸下,终成闭环。窗外的海风,带着铁与火的呼吸,呼啸而至,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