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4(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镇抚司的缇骑们宛如暗夜中的幽灵,织就了一张无形却密不透风的巨大罗网。趁着黎明前最为深沉、万籁俱寂的夜色,他们悄无声息地从府城朝着浮梁县进发。

这一次,三十位缇骑全体出动,一半留在府城,一半前往浮梁。他们皆是精挑细选的高手,身形矫健如猎豹,步履轻盈似灵猫,目光锐利胜雄鹰,将府城与整座浮梁县严密监视起来。

几人扮作行色匆匆的商旅,几人伪装成无所事事的闲汉,更有甚者化身为挑担叫卖的货郎,将孙府、窑务司、浮梁县衙以及莫家老宅等所有相关之处围得水泄不通,哪怕一只可疑的飞蛾也难以逃脱他们锐利的视线。

探查的起点,被精准地锁定在了那位深居简出、却处处透着几分诡异的“孙夫人”柳依依身上。缇骑们手段老辣且精准,如同抽丝剥茧一般,仅仅过了短短三两日,便将她那层神秘面纱揭开了一道缝隙,露出了些许端倪。

白日里,孙府门前车马稀少,一派清静祥和之景;可一旦入夜,尤其是子时前后,总有一两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身影,看似普通仆役,实则步履沉稳,借着后门旁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的遮掩,悄然潜入,又悄然离去。这些人身体魁梧,且呼吸绵长有力,举手投足间张弛有度,明显不似常人。

关于柳依依的真实出身,也很快被缇骑们查得清清楚楚。她并非什么书香门第或显赫千金,娘家只是经营“柳记货栈”的小商贾。

那这就奇怪了,这样的小商贾之女如何戴的起价值千金的“鬼工球”?!

而且这位孙夫人,在回到府城之后,还真的就是深居简出。

至于那些粗布短打的身影,缇骑们也跟踪过,他们居然是官窑的窑工,如此一来除了身材魁梧还真的没什么可怀疑的。

疑云密布,就是赵无眠都皱起眉头。

真正的突破口,来得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源于孙兆安最宠爱的那位名叫秋玉娘的年轻小妾。

此女原本是扬州著名的“瘦马”,被某个商人重金购回收为义女,之后为了瓷器出售权献给孙兆安。

秋玉娘因容貌娇媚动人,又有商人提供银钱傍身,很快就得到孙兆安的宠爱和娇纵,变得极为跋扈。

那日午后,她因看上一匹新到的“流霞锦”,与掌管中馈的柳依依发生争执,受了些委屈,一怒之下,便带着贴身丫鬟和粗使婆子,乘着软轿,径直前往城南那家新开张不久、以奇巧珍玩闻名的“珍宝阁”。

“把你们这儿最新鲜、最贵重的货品都给本夫人取来!”秋玉娘杏眼圆睁,眼角犹带泪痕,将一腔怨气尽数发泄在挥霍之上,浑然未觉自己这一时意气,已成了他人眼中的绝佳时机——她最后的签单并非是孙府或者是那商人,而是一家货栈。

一名精于潜行的缇骑甚至冒险夜探货栈账房,在一处极为隐蔽的夹墙内,寻到了其记录与漕帮资金往来的密账。

这货栈表面上做着南北杂货的普通生意,暗地里却与掌控漕运的漕帮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

更令人心惊的是,顺着银钱流向深入追查,发现府城最大的三家银楼——“宝昌”“隆盛”“天成”,以及五家声名远扬的绸缎庄,都与这位孙府的“秋夫人”有着远超寻常、数额巨大的金银往来。

仅上月经由“宝昌银楼”过手、抹去痕迹的白银,便高达三万两之多,这绝非一个小妾应有的用度!

就算是一家主母,都不可能有三万两这样的权限,更何况是一个小妾。

是夜,月黑风高,乌云蔽月。

赵无眠亲自挑选了三名身手最为顶尖的缇骑,与其一起换上夜行衣,以黑巾蒙面,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孙府西侧那座秋玉娘居住的玉缕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