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章 事态紧急(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935年秋的上海,连风里都裹着寒意。方瑜刚从秘密诊所回来,就见管家神色慌张地守在门口,手里攥着一张揉得发皱的纸条,见她下车,立刻迎上来:“小姐,周先生傍晚来的,说有急事找您,没等到您就留了这张纸条,还说让您看完赶紧烧了。”

方瑜心里一紧,接过纸条快步走进书房,关上门后才展开——纸条上只有寥寥几字:“联络点暴露,速转移,勿停留。”字迹潦草,还带着一丝未干的墨迹,显然是匆忙写下的。她指尖攥着纸条,后背瞬间冒出冷汗:她们这一组上海的秘密联络点有三个,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隐蔽地点,如今突然暴露,说明特务己经摸到了组织的线索,而她和依萍,恐怕早就被列入了监视名单。

“必须尽快走。”方瑜当机立断,转身就往方世鸿的书房去。路过客厅时,正好撞见依萍拿着报纸进来,报纸头版印着“国民党清剿地下党,三日捕获十人”的黑体字,依萍的脸色也不好看:“方瑜,你看这新闻,周明昨天跟我接头时还说,最近特务查得紧,让我们尽量减少外出,没想到……”

“不止这些。”方瑜打断她,把纸条递过去,“联络点暴露了,我们己经被盯上了,迁香港的计划必须提前。”

依萍看完纸条,手猛地攥紧,报纸边缘被捏得变形:“这么快?我还没跟我妈说……”

“现在没时间犹豫了,先跟我爸商量。”方瑜拉着依萍往书房走,推开门时,方世鸿正对着一张上海地图发呆,桌上还放着工厂送来的生产报表——自从生产线改造后,每月上万米的纱布都要通过秘密渠道送出去,可这半个月,己经有两批物资在运输途中被特务拦下,损失了不少。

“爸。”方瑜走过去,把纸条放在方世鸿面前,“周明传来的消息,联络点暴露了,我们可能己经被特务盯上了。”

方世鸿拿起纸条,看完后脸色沉了下来,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我就知道,这阵子不对劲。昨天工厂的运输队在租界边界被盘查,特务拿着照片一个个核对,幸好带队的老吴机灵,说都是工厂的工人,才勉强混过去。现在看来,他们是早就盯上咱们了。”

“所以我想,把迁香港的计划提前。”方瑜蹲在父亲身边,指着地图上的香港位置,“香港属于英国管辖,目前局势比上海稳定,日军和国民党特务的手伸不到那里。而且香港有海上运输渠道,我们可以从那里把物资转运到内地,不耽误给前线送补给。”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分两步走,先把工厂的机器和主要物资迁过去,留下几个可靠的老员工,在上海维持一个小规模的布庄,表面上做民用布生意,实际上继续收集情报,等局势稳定了再做打算。家里人也分两批走,您和我妈、依萍妈先去香港安顿,我和依萍留下处理收尾工作,这样不容易引起注意。”

方世鸿盯着地图看了半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迁香港的计划,他和方瑜早在半年前就私下商量过,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仓促。他抬头看向方瑜,眼神里满是信任:“就按你说的办。香港我有个商会的老朋友,姓陈,早年在上海一起做过生意,为人可靠,我现在就给他发电报,让他帮忙找厂房、办手续。”

说罢,他立刻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开始写电报稿。方瑜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安定了不少——有父亲在,家里的事总能安排得妥帖。这时,依萍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说:“我妈那边……我怕她不愿意走。她这辈子没离开过上海,而且总觉得离开就是逃避。”

方瑜拍了拍她的手:“别担心,我跟你一起去说。阿姨是明事理的人,她知道我们走是为了继续做事,不是逃避。”

当天晚上,方瑜跟着依萍回了傅家。傅文佩正坐在灯下缝衣服,看到她们来,立刻放下针线,端来水果:“这么晚了还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依萍坐下后,犹豫了半天,才把上海的局势和迁香港的计划说了出来。傅文佩手里的针线顿住了,沉默地看着桌上的油灯,半晌才开口:“依萍,妈知道你们在做正经事,也知道上海现在不安全。以前妈总被陆家的事绊着,觉得女人家就该守着家,可现在才明白,守着家,也得有能守的地方。”

她抬起头,眼里没有丝毫犹豫,反而带着一丝释然:“去香港也好,远离这里的是非,还能帮你们搭把手。就按你们说的办,妈收拾几件衣服就行,别的都不重要。”

依萍没想到母亲这么支持,眼眶一热,握住傅文佩的手:“妈,谢谢您。”

“傻孩子,我们是一家人,谢什么。”傅文佩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又看向方瑜,“方瑜,以后到了香港,还要麻烦你多照顾依萍。”

“阿姨您放心,我们会互相照顾的。”方瑜笑着说。

接下来的半个月,方家上下都进入了紧张的迁移准备中。方瑜把账房先生老陈叫到书房,拿出一个厚厚的账本:“陈叔,您把家里的资产都盘点一下,商铺、厂房、存款,能兑换成黄金和外汇的,都尽快兑换,换成小额的金条和港币,方便携带。”

老陈点点头,又有些担心:“小姐,这么多资产,短时间内兑换会不会引起注意?而且换成黄金,放在哪里安全?”

方瑜早有打算:“您分批次去不同的银行兑换,每次换一点,别一次换太多。黄金和外汇我来保管,您放心,不会出问题。”她没说系统空间的事,只含糊带过——系统的“分类收纳”功能,能把物品按类别整理好,还能屏蔽外界的探测,用来存放黄金再合适不过。

老陈虽然疑惑,但还是按照方瑜的吩咐去做了。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提着一个小皮包,穿梭在上海的各大银行,每次兑换的金额都不多,加上他常年替方家打理财务,银行的人也没起疑心。短短十天,他就把方家大部分资产换成了五十根小额金条和一批港币,交给方瑜时,还特意用油纸包了好几层:“小姐,这些都是方家的家底,您可得放好了。”

“陈叔您放心,我会的。”方瑜接过油纸包,趁没人注意,悄悄收进了系统空间——空间里己经按类别划分好了区域,黄金放在“贵重物品区”,药品放在“医疗物资区”,还有之前兑换的消炎药、止痛药,也都整齐地摆放在里面。

与此同时,工厂的迁移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方世鸿亲自盯着工人拆解机器,把纺纱机、织布机拆成一个个零件,用木箱装好,外面贴上“普通纺织设备”的标签,再找熟悉的海运公司,以“运到香港分厂”为由,办理了运输手续。为了避免被检查,方世鸿还特意给海运公司的老板送了一笔钱,让他多安排几个可靠的人跟着船,确保机器能安全抵达香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