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闱残卷(第1页)
诗曰:
东华门外鼓声迟,雪压春闱旧卷时。
一点墨痕藏霹雳,谁将狼毫化刀锋?
庆历八年正月二十,天尚未破晓,东京御街积雪盈尺,寒风凛冽。宣德门铜钉结霜,守卒呵气成雾,步履匆匆。章衡披貂裘,立于东华门外,手中黄绫诏书尚带龙涎香。昨日,官家亲批:河东煤铁务立,章衡提举,赐钱十万贯,听其便宜。一夜之间,东京纸贵,市井皆传“新状元以煤易铁,以铁易燕云”。章衡却知,诏书背后,暗流汹涌。
同日,贡院封存旧卷。案上一纸残卷,墨色犹湿,乃殿试策尾八字:“赤焰之兆,其应在兵。”此八字原被涂抹,今却被人以朱笔圈出,旁批小字:“新科状元,妄言兵象,当究。”批者,殿中侍御史唐介。唐介素与范党不睦,更兼辽使密金,欲借“妄言”二字,劾章衡“蛊惑军心”。残卷未封,先飞入御史台。
夜漏三下,章衡宿昭文馆。忽有黑衣人越墙,投一蜡丸于窗。丸内一纸,蝇头小楷:“明日御史台劾公,罪在‘赤焰’八字;若公能献蜂窝煤制法,可免。”落款:王拱辰。章衡读罢,掷纸入炉,冷笑:“王某欲以煤易我首级,可惜煤火更烈。”
正月二十一,御史台大堂。唐介高坐,案上残卷朱字赫然。章衡被传,青袍束带,步入堂中,雪片随衣摆飞入。唐介拍案:“殿试策尾八字,妄言兵象,意欲何为?”章衡拱手,目光如炬:“回唐公,学生不过据星象首言,若因此获罪,甘之如饴。”唐介冷笑道:“星象?还是心象?你可知妄言兵事,罪在不赦?”章衡正色道:“唐公,学生所言,关乎大宋安危,若因此得罪,亦无怨言。只是,不知唐公欲以何法证学生‘蛊惑军心’?”唐介一时语塞,却仍强辩:“你既知星象,可否言明,此‘赤焰’主何吉凶?”章衡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幅星图:“此乃学生所绘,依紫微垣赤焰之象,主大宋将有新变,此变非祸,乃福也。若唐公不信,可待时日。”唐介见状,心中惊疑,却仍不甘心,正欲再言,忽闻堂外一阵喧哗。
原来,苏轼闻讯赶来,手持一卷《冰桥行》,高声吟道:“碎玉为梁,飞霜作柱,一桥横绝北风怒。章衡以冰为桥,渡黄河如履平地,此等奇策,亦是妄言?”唐介见状,心中惊疑,却仍不甘心,正欲再言,忽闻堂外一阵喧哗。原来,苏轼闻讯赶来,手持一卷《冰桥行》,高声吟道:“碎玉为梁,飞霜作柱,一桥横绝北风怒。章衡以冰为桥,渡黄河如履平地,此等奇策,亦是妄言?”
雪歇,寒意透骨。御史台大堂外,积雪未扫,车马痕迹错落。章衡立于堂前,青袍束带,袖中揣着十斤重的《宋会要辑稿》。昨夜风雪中,欧阳修遣人送来此书,内有真宗朝河东用煤炼铁旧例。
堂内,唐介声色俱厉:“章衡,你既知兵象,可言明此‘赤焰’主何吉凶?”
章衡拱手,不疾不徐:“回唐公,学生据钦天监奏报,此赤焰乃岁星逆行,主边疆有变。然变非祸,乃福也。”
唐介冷笑:“边疆有变?你可知妄言兵事,罪在不赦?”
章衡正色:“唐公,学生所言,关乎大宋安危。若因此获罪,亦无怨言。只是,不知唐公欲以何法证学生‘蛊惑军心’?”
唐介拂袖而起:“你既知边疆有变,可敢随我去枢密院,当众言明?”
章衡知是圈套,却朗声应道:“敢!”
唐介领头,章衡随后,二人踏雪往枢密院。苏轼闻讯,骑驴衔尾相随,怀中抱《冰桥行》新卷。
枢密院内,韩琦、富弼、曾公亮皆在。韩琦见章衡,眉峰微蹙:“章提举,御史台言你妄言兵事,可有此事?”
章衡长揖到地:“禀韩相公,学生确言边疆有变,但此变非祸,乃福也。学生愿立军令状,若三年内不能以煤易铁、以铁易燕云,甘受极刑。”
韩琦目光如炬,扫过堂内众人:“哦?说来听听。”
章衡从怀中取出《宋会要辑稿》,翻至真宗朝河东用煤炼铁条目:“枢密使诸公请看,真宗朝己有用煤炼铁之例。学生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有何妄言之有?”
韩琦接过书卷,翻阅片刻,目光微动:“此书从何而来?”
章衡答:“欧阳修欧公所赠。”
韩琦点头:“欧公眼光,老成谋国。”
唐介见状,心中焦灼,却仍强辩:“即便有例,你亦不可妄言兵事!”
章衡笑答:“唐公,学生所言,乃煤铁,非兵事。煤铁乃国之重器,学生以状元之身提举煤铁务,乃官家亲命。唐公若以此问罪,是否过于草率?”
唐介语塞,却忽转身向韩琦:“韩相公,此子言辞锋利,恐不利于朝堂和气。”
韩琦冷哼一声:“朝堂和气,亦要以国事为重。章提举所言,不妨一听。”
苏轼趁机展开《冰桥行》长卷,但见墨迹未干:“碎玉为梁,飞霜作柱,一桥横绝北风怒。章衡以冰为桥,渡黄河如履平地,此等奇策,亦是妄言?”
满堂寂静,唯闻纸张微响。韩琦率先大笑:“好个碎玉为梁!章提举,此诗可为煤铁务添彩。”
章衡心中一暖,朗声谢道:“谢韩相公。”
唐介面如死灰,忽转身欲走。章衡却高声唤住:“唐公慢走,学生有一物相赠。”
他从袖中取出一方墨,色黑如漆,上刻“煤精”二字,亲手递与唐介:“此墨以煤精制成,赠予唐公,或可助撰史之用。”
唐介接墨,手微颤抖,沉默良久,方道:“罢了,你且去吧。”
章衡出枢密院,雪己化,檐水嘀嗒。苏轼拍他肩头:“子平,今日一战,可保煤铁务半年无虞。”
章衡望着枢密院匾额,轻声道:“半年之后,看我铁花燃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