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庚金神体法则之力(第2页)
“他们在重塑世界。”女子咬牙,“不是靠毁灭,而是靠替换。”
她抱起老僧,望向东方:“必须找到下一个持灯者。”
※※※
与此同时,南疆某村的微光屋中,灯火摇曳。
一位老妇坐在灯前,颤抖着手写下一封信:
>“儿啊,娘骗了你二十年。你说爹是病死的,其实他是被清梦军抓走的。那天晚上他们破门而入,说他看了《破妄录》,脑子里有了不该有的记忆。我和你姐姐跪着求他们,可他们还是把他拖进了黑车。第二天,村里人都说他逃跑了,你也信了。可我知道,他是被做成‘梦引’了??就是那种能让别人安心做梦的药引子……
>娘一直不敢告诉你,怕你也醒过来。可今天,灯自己亮了。我知道,该说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将信封好,放进木匣,又取出一小撮金灰撒在上面。刹那间,木匣泛起微光,竟凭空消失。
下一刻,万里之外的一座繁华城池中,一间书房内,一名中年男子正批阅公文。他是当今礼部侍郎,主管教化事务,也是最早推动“温和过渡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完全唤醒民众代价太大,不如保留部分梦境作为心理缓冲。
忽然,桌上木匣出现,毫无征兆。
他皱眉打开,取出信件。起初只是疑惑,接着脸色渐变苍白,最后整个人瘫坐在椅中,双手剧烈颤抖。
“不可能……这不是真的……爹怎么会……”他喃喃。
可越是抗拒,记忆越是汹涌而来:童年某个雨夜,父亲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衣站在门口,回头对他笑了一下,然后被人推上车;母亲抱着他躲在柜子里,不停说“别出声,别出声”;还有那一声枪响,闷闷的,像棉花裹住的鼓点……
他猛地冲到窗前,撕开窗帘,望向夜空。
就在此时,天上星辰忽然排列成一座桥的形状,横贯南北。
桥中央,一点金光缓缓移动,宛如行走之人。
“忆河……是真的……”他失声,“我都忘了……我都忘了……”
他跌坐回地,抱头痛哭。良久,他爬起身,点燃烛火,将家中收藏的所有《破妄录》禁书尽数焚毁??然后又从床底取出另一箱未曾示人的手稿,郑重盖上“承光院备案”印章,命仆人连夜送往桃溪镇。
火光映照着他满脸泪痕,也照亮了墙上悬挂的一幅画像:年轻时的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站在醒世堂门前,背后横幅写着??
**“宁可痛醒,不愿安眠。”**
※※※
极北冰原,风雪如刀。
一座巨大城池破冰而出,通体由黑色水晶构筑,城墙蜿蜒如蛇,顶端悬浮着一颗缓缓旋转的紫金眼球。城门之上,赫然刻着那八字谶语:
**“梦始之地,万念归源。”**
城中无居民,唯有无数透明茧状物层层叠叠悬于空中,每个茧内都蜷缩着一人,面容安详,嘴角含笑。他们的额前连接着细密丝线,汇聚至中央高塔??那里盘坐着一个身影,身披紫金袈裟,面容慈悲,眼神空洞。
正是当年西漠佛寺中被揭穿身份的“梦丝僧”,如今已成为归墟意志的新载体。
他睁开眼,轻声道:“第十三轮播种完成。九州已有六成人口进入‘新纪元梦境’,认知重构进度达百分之七十二。预计三年内,可实现全域覆盖。”
下方跪伏着数十名身穿白袍的学者模样的人,齐声道:“愿众生永享安宁,远离苦难。”
僧人微笑:“你们做得很好。记住,真正的慈悲,不是让人面对痛苦,而是替他们抹去痛苦的根源??记忆。”
话音未落,天际忽现异象。
一道金桥自东而来,横跨苍穹,桥上行走着万千光影人形,皆手持灯火,步伐坚定。每一步落下,冰原便震动一分,城池根基出现裂痕。
僧人眉头微蹙:“又有觉醒者在共鸣?”
身旁副手低声道:“报告,检测到桃溪镇金莲再度绽放,且与全球十七处微光屋形成能量共振。疑似出现了新的‘灯种宿主’。”
“宿主?”僧人冷笑,“不过是一缕残魂点燃的余火罢了。告诉各地清梦司,加大宁心露投放量,封锁一切关于‘阿烬’‘林昭’的传说流传。我要让下一代孩子,连这两个名字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