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六章 百件天人神兵金铁精华(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黑水妖龙、金翅大鹏王,都是须弥妖国的妖王,前者更是修行上千年的老妖王,可秦坤一突破就有斩杀妖王的战绩?

王玉宇眼中也露出一丝无奈,他也是刚得到消息福隐洞天发生的事情。

黑水妖龙等多头妖魔王。。。

风停了,桃溪镇的金莲却仍在轻轻颤动。仿佛那不是风吹动的花,而是花在牵引着风。晨光洒落时,花瓣边缘泛起一丝极淡的金纹,如同血脉般缓缓流动,又悄然隐去。没有人注意到,那一片嵌在画框中的晶石,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微微震了一下。

十年光阴,并未让世界彻底安宁。

它只是将战火从大地移入人心。

南疆的“安魂茶”并未绝迹,只是换了个名字,叫“宁心露”。西漠佛寺虽被揭破梦丝阴谋,仍有偏僻山野的小庙供奉着紫金袈裟僧人的画像,香火不断。明心书院内,新一代讲经师们争论不休:有人主张继续传播《破妄录》,唤醒沉睡者;也有人提出“温和过渡论”,认为应允许部分人留在梦中,待其自愿觉醒。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忆河开始出现了“逆流幻影”。

那些本该属于过去的画面,竟在某些夜晚倒映于河面:林昭跪雪地的身影反复出现,秦坤消散前的最后一笑凝固在水波之中,甚至还有阿烬当年斩碎归墟宫殿的那一刀,日日重演,却总在即将命中黑核时戛然而止,仿佛某种力量在刻意截断记忆。

守碑人察觉异常,连夜上报昆仑。但秦坤已不在桥基之上。

他的身影最后一次被人看见,是在东海浮岛遗址。他站在青铜镜碎片堆成的圆坛中央,仰头望着天空裂开的一道细缝,低声呢喃:“桥断了,可灯还在烧……这便是希望。”随后,整个人化作星尘,随风而去。

没人知道他是陨灭,还是进入了另一种存在形态。

只留下一句刻在碎镜背面的话:

**“当万灯同燃,我即归来。”**

※※※

北境寒鸦堡,如今已被划为禁地。朝廷立碑警告:“擅入者,魂不归。”可每年冬至,总有一群蒙面人悄然抵达废墟边缘,点燃篝火,默念亡者之名。他们中有曾饮下安魂茶后醒来的老农,有亲手烧毁家族梦祠的少年,也有曾在清梦军中服役、最终叛逃的士兵。

他们自称“执灯会”。

没有统领,没有教义,唯一的信物是一枚铜制小灯坠,内藏微量金灰??据说是当年阿烬洒出的火种残余。

这一夜,风雪再起。

一名女子踏雪而来,披着褪色的红斗篷,脸上覆着半张铁面具。她走到火堆旁,放下肩上的包袱。众人沉默起身,目光落在那包裹上。

“找到了。”她声音沙哑,“最后一位守灯人的遗骨。”

打开布包,露出一节焦黑的手骨,指骨间仍紧紧攥着一块残刃,刃身上刻着两个字:**归真**。

人群中响起低泣。

这具尸骸原埋于西域沙漠深处,距醒世堂旧址三百里。百年前,那位守灯人奉命前往传递火种,途中遭遇梦相围杀,最终自爆心火,焚尽敌我。世人以为他早已化为飞灰,却不料其骨竟深埋沙底,直到近日因地震显露。

女子缓缓跪下,将手骨置于火堆中央。火焰骤然腾起,呈金色,且不灼人。火光中,浮现一段模糊影像:那守灯人临死前,用血在地上写下三个字??

**“灯未熄。”**

刹那间,远在桃溪镇的金莲同时绽放,无风自动,洒下一地金粉。

同一时刻,阿烬在梦中睁眼。

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瘦弱少年。十年修行与行走四方,使他身形挺拔如松,眉宇间沉淀着不属于年龄的沧桑。他如今居无定所,常年游走于边境村落之间,为那些被梦丝侵蚀过深的人引火醒神。有人说他是圣者,也有人说他是灾星??因为他每到一处,必有人痛哭失声,有人疯癫自残,皆因被迫记起不愿面对的真相。

但他从不辩解。

只说一句:“我不是来救你们的,我是来还债的。”

这一夜,他在一座荒村破庙中歇脚。庙墙斑驳,绘有早已褪色的壁画:一人持刀立于天地裂缝之间,身后万民跪拜,前方黑云翻涌。角落题字依稀可辨:“林昭破妄图”。

他梦见自己站在昆仑桥头,秦坤背对他站着,身影透明如雾。

“你感知到了吗?”秦坤问。

“感受到了。”阿烬答,“忆河在衰弱。”

“不只是忆河。”秦坤转身,眼中无瞳,只有流转的星光,“是‘真实’本身正在被稀释。人们不再愤怒,不再悲伤,甚至连爱都变得轻飘飘的,像一场可以随时关闭的梦。”

“所以归墟要回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