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校园插曲(第1页)
周一的清晨,左皓穿上圣保罗中学的深蓝色校服,第一次以真正学生的身份踏入校园。经过数周的家庭自学和金融市场操作,他决定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这不仅是为了维持左皓的社会身份,也是为了更好地观察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圣保罗中学是港岛顶尖的传统名校,校园内哥特式建筑与现代校舍交错,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三三两两走向教室。左皓根据记忆找到自己的教室,在高二B班门口稍作停顿。
“皓仔!你终于返学了?”一个略带夸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左皓转身,看到一个戴着厚重眼镜的瘦高男生笑着走过来。记忆立即提供信息:陈家明,班级里的“万事通”,父亲是政府官员,性格外向但有时过于热情。
“感冒好了?”陈家明拍拍左皓的肩膀,“miss陈上星期还问起你,说你再不来就要打电话去你家了。”
左皓勉强笑笑:“差不多好了。最近有什么新鲜事?”
“哇!你错过太多了!”陈家明立即开始滔滔不绝,“物理测验全班死伤惨重,阿Sir说下次要加倍难度;篮球赛我们班输给A班;还有,传闻下学期可能要分班。。。”
左皓一边听着,一边观察教室环境。1991年的教室与他记忆中的未来学校截然不同:木质课桌刻满了历代学生的涂鸦,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数学公式,墙边堆着一叠叠纸质教材和练习册。
上课铃响起,第一堂是历史课。老师是一位严肃的中年女士,正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因此,冷战格局在90年代初开始出现变化,特别是苏联方面。。。”老师正在讲述。
左皓不自觉地微微摇头。老莫提供的未来知识让他知道,这一年将是苏联解体的前奏,冷战即将以西方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
“左皓,你似乎有不同的看法?”历史老师敏锐地注意到了他的反应。
全班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左皓犹豫了一下,谨慎地回答:“我只是觉得。。。苏联的变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老师挑眉:“哦?你有什么依据?”
左皓斟酌措辞:“从经济数据和民族矛盾来看,苏联的解体可能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突然的崩溃。”
几个同学发出轻笑,显然认为他在胡说八道。1991年,很少有人预见到苏联会在年底前解体。
但历史老师却若有所思:“有趣的观点。你能课后给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吗?”
左皓点点头,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多了。
下一堂是物理课,内容是关于基础电磁理论。对左皓来说,这些知识简单得几乎可笑,但他强迫自己保持专注。
实验环节,老师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左皓本能地优化了电路设计,使效率提高了15%。
“左皓,你的接法很特别啊。”物理老师——一个年轻有为的博士——注意到他的设计,“这是从哪里学到的?”
左皓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使用了未来的电路优化知识:“我。。。自己瞎想的。”
老师仔细研究了他的设计,眼中露出赞赏:“很有创意。下个月的校际科学竞赛,你有没有兴趣参加?”
左皓含糊地答应会考虑,内心却提醒自己必须更加小心。
午餐时间,左皓在食堂遇到了几个左皓记忆中关系一般的同学。大家围坐一桌,讨论着最近的热门话题:移民、流行音乐、还有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